(原标题:零售价格偏高是猪肉需求仍未完全恢复的真因)
今年生猪价格同比大跌,行业内分析了众多消费不力的原因,但是我们分析研究认为,零售端价格偏高才是真因。
一、生猪产能恢复超预期,猪价大跌
1、生猪存栏已恢复至2017年底的100.2%、能繁母猪存栏相当于2017年末的101.6%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7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量分别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101.6%、100.2%,提前半年实现恢复目标。
(用2017年末数据增加101.6%来推算,2021年7月末能繁母猪存栏4543.55万头,较2021年半年报数据的4564降低0.5%,大致合辙。用2021年上半年报.3911亿头,环比增长0.8%则为4.4262亿头,无法对应上2017年公报数据的4.3325亿头和国家统计局的2017年年底存栏44158.92亿头。)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二级巡视员辛国昌:我们监测,7月份生猪存栏量还在惯性增长,但是增幅连续5个月收窄,7月份环比增幅是0.8%,但是能繁母猪存栏量7月份环比下降了0.5%,这个是连续21个月增长之后首次出现下降,养殖结构趋于优化。
国家发改委:据监测,截至7月底,全国生猪存栏同比增长31.2%,其中能繁母猪存栏同比增长24.5%,已经恢复至正常年份水平。
图1:生猪存栏与能繁母猪存栏情况
数据源:盛达期货研究院
图2:2021年上半年统计公报中生猪存栏、出栏与猪肉产量情况
数据源:盛达期货研究院
市场对2021年上半年统计公布数据的关注度或许不够,未予深究。2021年上半年猪肉产量2715万吨,是2010年以来(有据可查)的同期的最高值,实际上也是历史极高值;而自2009年以来,下半年猪肉产量往往较上半年增幅超过10%;因此完全可以讲:完成农业农村部猪肉产量5500万吨左右的“十四五”期间目标毫无压力!这得益于生猪存栏(2011年以来同期数据第5位)和出栏(2012年以来同期数据第4位)的恢复,也源自于牛猪的奉献。
生猪数量不及历史最高,猪肉产量却处于历史最高;那只能是生猪体重处于历史最高值。也即2019、2020年连续两年超级盈利,造成养殖牛猪成为一种习惯!!!
2、牛猪增加猪肉供给(养殖牛猪成为行业信仰且仍将持续一段时期)
图3:瘦肉型生猪宰后均重和广东月度生猪宰前均重情况
数据源:盛达期货研究院
据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和山东卓创资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监测,2021年第32周,全国瘦肉型生猪宰后均重90.31公斤/头,同比降幅1.76%;较2018年同期增幅8.88%,较2017年同期增幅9.16%。
广东省监测:2021年7月份,跟踪监测的329家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屠宰前平均重量124.42公斤,环比上升0.04%,同比增幅3.8%;较2017年增加9.28%,较2016年同期增幅8.9%。(广东作为生猪调入大省,屠宰的是多个省份调入的生猪)
目前,生猪出栏体重虽然出现拐点;但是刚刚出现拐头,也即牛猪离市场期盼的出清,仍有相当大的差距(与一些行业咨询的调研数据仍有较大差距),并且二次育肥已经成为生猪行业的重要势力;未来一段时期,牛猪出栏仍会压制生猪市场价格。
未来,行业亏损将导致行业不得不减弱供给压力,而不断趋势性降低生猪体重应该是一条必由之路!
3、利润全面转负(连续亏损最终应该会趋势性削减生猪体重)
据发改委测算:2021年8月第2周,全国生猪预期盈利-618.68元/头。为连续第13周预亏(今年小计32周,前期连续预期盈利19周,之后连续预亏13周)。
据山东省监测:2021年截止第32周,我省猪粮比价为5.34:1,同比回落63.19%,环比回落1.24%,连续七周处于5:1-6:1之间,处于猪价过度下跌二级预警区间,仍低于盈亏平衡水平,生猪养殖行业处于亏损阶段。据监测,行业外购仔猪养殖平均每头亏损1300余元,自繁自养平均每头亏损300余元。
据陕西省监测:2021年7月,散养户平均每出栏100公斤生猪亏损614.2元,规模场平均每出栏100公斤生猪亏损610.35元。
据吉林省监测:2021年第32周,外购仔猪的养殖场(户)出栏一头体重130公斤重育肥猪平均亏损850元左右;自繁自育的养殖场(户)出栏一头体重130公斤重育肥猪平均亏损100元左右。
图4:部分省份生猪利润情况
数据源:盛达期货研究院
2019年、2020年,生猪养殖行业赚取了超额养殖利润;且2021年32周中,连续盈利19周,亏损仅仅持续了连续13周;连续亏损将迫使行业不得不向管理要效益,牛猪的养殖效率明显低于标猪,亏损将迫使行业继续清出牛猪,后期生猪体重仍将维持趋势性降低,并不断向标猪体重靠拢。生猪的产能释放并非达到顶峰,后期形势依旧严峻;即便2021年7月能繁母猪存栏在连续环比增加21个月后首次环比微幅降低!起码行业大多预期,2022年养猪的收益将比2021年更加严峻!
4、生猪价格暴跌
国家发改委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8月第2周,全国生猪出场价格为16.11元/公斤,环比上周微跌0.12%,较年初本轮高点36.33元/公斤已跌去56%。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8月份第2周,全国活猪平均价格15.46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0.6%,同比下降58.5%。
图5:全国生猪价格情况
数据源:盛达期货研究院
5、生猪价格大跌的结果必然导致猪肉价格大跌
农业农村部监测:8月第2周,全国猪肉平均价格25.66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0.4%,同比下降54.2%。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2021年8月9日—8月15日,白条肉平均出厂价格为21.83元/公斤,环比下降0.7%,同比下降54.3%。
图6:全国白条肉和猪肉价格情况
数据源:盛达期货研究院
二、行业内总结了消费不力的几点原因
生猪存栏恢复至2017年水准,而生猪、白条、猪肉价格肉眼观察似乎也大致恢复至2017年水准,但是市场总体感觉,消费不给力。因此行业总结了几条原因:
1、新冠疫情造成外出就餐消费下降,影响了猪肉消费;
2、新冠疫情影响了居民收入,造成猪肉消费不力;
3、禽肉对猪肉消费的替代,部分具有不可逆性(烹煮时间较短、风味的改变等等)。
图7:全国肉类产量中猪肉和禽肉占比情况
数据源:盛达期货研究院
不过,实际数据是,2021年上半年,肉类产量中,猪肉产量占比已经恢复至63.27%;禽肉产量占比减至25.05%。
老孟承认,行业内的分析不无道理,但是似乎未说到根上。个人观点认为,因猪肉的零售价格相对高位,才是消费不力的根本原因!
三、需求同比恢复明显;但是猪肉的零售价格
今年,众多官媒数据表明,需求同比增幅异常明显!但仍未恢复至常年水准
1、主要批发市场白条交易量(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2021年7月,全国主要批发市场白条交易量7.718万吨,环比降低1.78%,同比增加103.94%。2021年1-7月,白条交易量47.03万吨,同比暴增61.12%。2021年1-7月,月均白条肉交易量6.72万吨,较2018年11、12月均7.53万吨,低10.76%。白条批发量与价格的相关性为负70.08%。依据此数据,2021年1-7全国猪肉消费同比增幅超过6成,仍未完全恢复至正常水准!
图8:全国白条猪肉批发交易情况
数据源:盛达期货研究院
2、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批发量( 价格历史同期高位对应消费历史同期低位 )
2021年7月份,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批发的加权平均价是19.12元/公斤,比6月份的18.26元/公斤上涨4.71%。2021年7月白条批发均价,处于2010年以来的历史同期第6高,也即中部区位。
2021年7月份日均上市量为1553.87头,比6月份的1515.1头增加2.56%。7月份日均上市量比2019年同期的1874.79头下降17.12%;比2018年同期的1830.13头下降15.10%;比2017年同期的1819.42头下降14.60%。(北京生猪消费明显未恢复至常年水准,当然价格也明显高于常年同期)
2021年7月新发地白条日均上市量,处于2010年以来历史同期的第四低!
价格虽然同比降幅明显,但仍处于历史同期高位,那对应的自然是消费量处于历史同期的低位。符合价格与消费的规律常识!
图9:新发地白条猪肉批发交易情况
数据源:盛达期货研究院
2021年第32周,新发地白条交易均价17.5元/公斤,2012年以来历史同期最低;日均交易量1586.14头,2012年以来历史同期倒数第二低。(北京生猪消费明显未恢复至常年水准)
4、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的上海猪肉行情分析(周报)
2021年第33周(8.7-13日),据上海江杨、上海农产品(行情000061,诊股)中心、西郊国际和七宝农产品交易四大批发市场数据,本周猪肉(鲜白条)批发均价20.59元/公斤,环比下跌3.96%、同比下跌54.48%。批发市场交易总量6604吨,较上周环比增加3.63%。2021年1-33周,上海4大批发市场白条成交量17.89万吨,同比大增38.6%;较2019年同期明显下降6.51%。上海白条量价的相关性为-69.85%。依据这个数据,上海猪肉消费端同比增幅近四成。但是低于2019年水准,因历史数据缺失。无法推,上海市的猪肉消费是否恢复至常年水准。
图10:上海白条猪肉批发交易情况
数据源:盛达期货研究院
因此,多重数据显示,今年猪肉消费明显好于去年同期,但是远未恢复至常年水准。
其实,背后的原因也异常清晰,价格虽同比暴跌;但是猪肉价格尤其是零售端,猪肉价格,仍远高于常年水准。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第32周,全国活猪均价同比跌幅58.49%、白条肉均价同比跌幅54.45%、猪肉均价同比跌幅54.19%。效率在传导中递减!这个数据对比,正面解释:生猪价格下跌,向消费端传到需要时间,有个过程;但是细细思索,可以说,流通环节过多过长,导致老百姓(行情603883,诊股)得到实惠的效率过低。
以上仅仅是批发数据的对比,零售数据的对比,就夸张了。
图11:36个大中城市超市猪肉价格情况
数据源:盛达期货研究院
据发改委监测:36个大中城市超市集市均价,2021年6月精瘦肉均价同比跌幅42.01%、肋条肉同比跌幅42.42%、带皮后腿肉同比跌幅47.03%、肋排同比跌幅26.6%。不过基本处于2015年以来的历史第二高位!
生猪价格同比跌幅超过5成,零售端猪肉价格跌幅仅仅只有2-4成。简单粗暴点说:1-2成的好处,被流通环节消耗了。消费者者并未完全体会到生猪产能恢复的全部好处和喜悦!老百姓的口袋里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何况新冠疫情导致大多数人的钱包还瘪了。简单的选择,就是选择相对便宜的替代品蛋白消费。或许从政策端,更应该想想办法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会是促进消费有所起色的有力手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