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货 - 综合资讯 - 正文

专家:期货定价将成石化产业趋势 我国聚烯烃产品需求旺盛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王朱莹 2018-08-06 09:24:2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在8月3日“2018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形势分析会暨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论坛”举办期间,大商所召开“2018中国烯烃市场”分论坛。“一直以来,大商所在石化产业推广期货衍生品应用,尤其是近年来推出的场外衍生品试点项目,促进基差贸易、场外期权的模式得到产业认可。

(原标题:专家:期货定价将成石化产业趋势)

在8月3日“2018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形势分析会暨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论坛”举办期间,大商所召开“2018中国烯烃市场”分论坛。记者在会上了解到,近年来我国聚烯烃市场需求持续增长,聚烯烃产业轻质化发展提速,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机遇。金融衍生品工具在管理市场风险、推动产业升级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套期保值、基差贸易、场外期权等业务模式也被产业企业逐步认可和采用。

我国聚烯烃产品需求旺盛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介绍,聚烯烃行业发展呈现两大特点。一是聚烯烃下游需求旺盛,消费量快速增长。聚烯烃广泛应用于包装、电子、电器、汽车、机械、农业等领域,是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二是原料轻质化已成为当今全球石化产业发展方向,我国聚烯烃产业也正迈向多元化、轻质化方向发展,产业升级步伐加速,聚烯烃应用领域日益延伸。

当前全球聚烯烃产业开启了产能扩张周期。“全球聚烯烃产能将在2017年、2018年和2020年保持年均570万吨的高速增长。2017年至2020年,全球聚烯烃新增产能2050万吨,其中35%来自美国,25%来自中国。”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余皎说。

在此轮全球产能扩张周期中,中国扮演了重要角色。余皎指出,2020年前,中国新增聚烯烃产能将达1388万吨/年,其中PE新增600万吨/年,PP新增788万吨/年。

尽管国内产能持续增长,但我国聚烯烃生产仍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傅向升介绍,去年国内聚乙烯消费量2627万吨,同比增长9.5%,进口量达1179万吨,同比增长18.6%。国内聚乙烯市场,尤其是高端市场和功能材料领域缺口很大。

基差贸易场外期权获产业认可

有嘉宾指出,2008年开始,金融危机爆发、市场价格大起大落为企业经营管理敲响警钟,期货市场避险功能愈发突出。2007年起,大商所先后上市LLDPE、PVC和PP期货,为企业搭建了避险平台。2014至2015年,国际原油价格暴跌,能化板块多数商品价格波动较大,部分贸易商已经能够熟练运用期货工具管理库存风险、优化贸易模式,在价格波动和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近年石化产业在产融结合方面的一大特点是基差贸易在全产业大量推广。以期货价格作为定价基准,通过卖方提供基差报价和买方点价来确定远期购销价格的基差贸易方式,已经逐步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在浙江明日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化工事业部总经理邵世萍看来,基差贸易模式能够改变过去囤货赌行情的模式,减少资金压力、规避价格风险,同时有效拓展了上下游客户,增强客户粘性。

“对于上游企业,通过基差贸易将价格风险转移到期货市场,贸易商与上游企业从原先的博弈关系转为合作伙伴关系。对于下游企业,基差贸易可以提前锁定利润,减少资金占用,便于企业将精力集中在产销环节。”邵世萍说。

以下游企业为例,当企业有稳定的销售订单时,通过锁定原料采购成本就可以实现稳定收益。在基差贸易模式下,贸易商与下游企业签订贸易合同,下游企业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点价,贸易商在期货市场进行相应的套保操作,进行风险转移。在基差贸易中,部分贸易商还为下游企业提供了“含权贸易”。通过支出一定的权利金,下游企业可以获得锁定采购价格的权利,有效避免了由于后期原料价格上涨导致成本增加的风险。

“一直以来,大商所在石化产业推广期货衍生品应用,尤其是近年来推出的场外衍生品试点项目,促进基差贸易、场外期权的模式得到产业认可。明日控股集团也积极参与试点,在此前三个月内完成了超过1万吨的聚烯烃含权贸易。”邵世萍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期货市场中,期货定价将成为产业未来发展趋势,进一步引导产业资源合理优化配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