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货 - 金属期货 - 正文

铜:流动性收缩前景主导的抵抗式下跌

来源:金融界 2021-08-20 09:55:4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铜:流动性收缩前景主导的抵抗式下跌)

行情综述:周四铜价大幅杀跌,其中沪铜指数下跌2.9%到66660元/吨,市场爆量增仓分歧加大,成交较前日增12.9万手到37.2万手,持仓增2.7万手到33.7万手。

美联储正式讨论taper,流动性收缩前景带来阴霾

周四凌晨公布的美联储FOMC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决策者在7月利率会议上讨论了今年开始缩减购债规模的可能性。纪要重申应该先Taper,直到资产负债表不再扩张,然后再加息,认为目前还未达到加息所需的就业标准。关于减码时间,缩债决定与加息时机无关,美联储今年可能会达到缩减购债规模的门槛。多数美联储官员在会议上指出,如果经济复苏与他们的预期大体一致,那么年内开始放慢资产购买计划的步伐可能是合适的。

7月以来美联储内部对于政策变化存在分歧,7月利率决议以及鲍威尔公开表态均相对谨慎,强调需要更多数据支持,尚未做出任何决定。但最近我们看到包括美联储副主席在内的多位官员在不同场合均表达了应尽早行动的鹰派观点。随着年内美国疫苗接种有望达到75%,就业持续恢复,通胀创新高,经济继续向“实质性进展”迈进,缩减购债已是箭在弦上。

铜市场处于流动性的挤出过程,产业定价将重新主导价格逻辑

疫情以来由于美国的过度宽松政策,全球积累了相当量的过剩流动性,在今年上半年的铜市上涨过程中,流动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包括多轮的经济刺激政策,包括货币层面美联储的总资产较疫情前接近翻倍,M2增速也在今年年初达到二战以来最高的27%的增速。而随着六月美联储会议以来货币政策转向,叠加非农数据持续走强,通胀压力增大,并造成消费者信心显著下滑,这些使得缩减购债的必要性逐步加强。

从美国经济本身来看,通胀已经成为事实,但对于未来通胀的预期已经开始松动,从美债利率来看,市场逐步放弃对通胀的押注,美国十年期国债利率从4月最高的1.7降至最近的1.26。这可能意味着市场对于经济未来的前景并不看好,认为随着缩减购债和生产的恢复正常,美国通胀将回落,这样的流动性收缩图景无疑将使得铜价承压。

(数据来源:同花顺(行情300033,诊股),国投安信期货整理)

铜现货仍未出现实质性短缺,价格下行或将影响生产积极性

从基本面的角度来看,铜市场距离实质性短缺还较远,主要的因素在于国内需求羸弱,而隐性库存仍将有所干扰。消费行业来看,国内白电进入一个新的冷年,但较二季度末改善有限,7月铜管行业开工率继续下行至78.2;汽车行业继续受芯片短缺影响,7月同比下降两位数以上。相对而言环比改善的是铜杆行业,一是废铜制杆减少,二是价格回落后订单有改善。供应方面,冶炼厂仍然在高副产品价格的支撑下加紧生产,7月维持着88的高开工率。

铜矿层面来看,escondida铜矿罢工很快解决,其他小矿罢工影响有限,而且二季度末还有一些铜矿增量,包括秘鲁Justa铜矿,全球第二大铜矿Grasberg地下扩建工程,中国紫金矿业(行情601899,诊股)在非洲的卡莫阿,在塞尔维亚的Timok都将贡献增量;中国西藏的玉龙铜矿(西部矿业(行情601168,诊股)旗下)改扩建工程,西藏巨龙铜矿一期项目年底投产(紫金矿业旗下),来自于中国铜矿或者中资铜矿的边际增量显著增加。加工费博弈还没有转化为实际的支撑,逼近60美元的加工费水平意味着下半年可能不会看到冶炼厂开工率收缩。

(数据来源:同花顺,国投安信期货整理)

当前现货的偏紧主因还是上半年消化了一定的隐性库存,加上废铜供应显著下降,此外传统的基建领域环比略有改善。如果铜价下行过快,可能引发铜矿端和冶炼端生产积极性的挫伤,进而使得全球库存下降过速。目前全球三大交易所库存加上保税区库存在77万吨,低于百万吨左右的平均水平,且国内库存已经处于过去五年来最低的水平。现货升水,废铜价差偏低,进口盈利窗口打开,仍是支撑铜价现货的重要因素。

从技术上看,lme铜价已经击穿上涨以来的趋势线,阶段性转为震荡走势,下方支撑在8600美元,国内支撑在六万四到六万六一带,我们关注这一带现货支撑的有效性。

(数据来源:同花顺)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