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货 - 综合资讯 - 正文

境外交易所抢滩推出中国概念金融衍生品

来源:证券时报 2018-09-05 08:57:5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期货和期权市场的交易行为不仅反映投资者的市场参与情绪,而且还可以充分揭示投资者对未来市场变化的信心与判断。在诸多境外中概衍生品中,作为首只直接以A股股指为标的的境外衍生产品,新加坡A50指数期货最为国内投资者所熟悉。

(原标题:境外交易所抢滩推出中国概念金融衍生品)

期货和期权市场的交易行为不仅反映投资者的市场参与情绪,而且还可以充分揭示投资者对未来市场变化的信心与判断。正是由于期货和期权价格包含了投资者对未来市场波动的预期,因此基于期货和期权市场数据计算出来的各种指标具有很强的先导作用。

尽管近年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较为迅速,但是相比于发达市场经济体,仍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境外交易所陆续推出多种中国概念的金融衍生品。对此,不少市场人士担忧,境外交易所有关A股的期货和期权产品如果发展过快,国内资本市场将面临着金融资源流失、金融竞争力、金融定价权等多方面的冲击。

境外机构陆续推出

中概衍生品

2004年10月18日,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推出了第一个中国概念衍生品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期货;2005年5月23日,香港交易所推出了新华富时中国25指数期货及期权;2006年9月5日,新加坡交易所(SGX)推出了新华富时中国A50股指期货;2013年11月27日,基于德银-嘉实沪深300ETF开发的ASHRETF期权在3家交易所上市(CBOE、NASDAQPHLX和CBOEC2),且成交活跃;2015年10月12日,芝加哥商品期货交易所推出可全天候交易的E迷你富时中国50指数期货,其样本涵盖在香港地区上市的50只中国概念蓝筹股。

随着A股正式纳入MSCI指数,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境外交易所也在进一步扩大了中国市场投资产品池。其中,新加坡交易所已经推出以美元计价的MSCI中国指数期货。

在诸多境外中概衍生品中,作为首只直接以A股股指为标的的境外衍生产品,新加坡A50指数期货最为国内投资者所熟悉。

资料显示,A50股指期货2006年9月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以美元标价进行交易结算,追踪的是新华富时中国A50指数,该指数是富时指数公司推出的实时可交易指数。

一期货公司分析师告诉记者,在国内股指期货交易受限,叠加国内外A股投资者对冲风险工具的强烈需求的情况下,新加坡A50指数期货作为国内股指期货的替代工具交易越发活跃。“目前境内已有多家公司通过香港子公司为内地客户开通A50股指期货交易。”据其透露,新加坡市场的参与者主要是海外机构投资者,包括投资于中国内地市场的QFII投资者。

资料显示,A50股指期货自上市之初,交易并不活跃,但随着中国证券市场渐热,加之中国衍生品市场尚未完全开放,已有不少国内外的资金分流至境外交易所,这一情况在A股大幅波动的时候最为明显。

数据显示,2014年7月至2015年5月期间,A股连续上涨。与此同时,A50指数期货总成交量急剧放大到约6419万手,占到新加坡交易所股指期货总成交量的50.87%,占到新加坡交易所所有衍生产品总成交量的46.01%。自2015年6月下旬以来,A股市场的波动加剧,离岸投资者利用A50指数期货对其国内标的资产进行对冲更加频繁。A50指数期货成交量迅速放大,日成交量和持仓量基本都在50万手以上,甚至连续数天成交量突破100万手。

市场的忧虑

随着国内资本市场愈发成熟,相关资金管理者愈发体会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套保需求强烈,但国内股指期货的流动性和较为严格的套保审批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境外相关股指期权产品自然成了风险管理需求的替代品。

在A股概念、中国概念衍生品交易量方面,新交所上市的新华富时A50股指期货、中金所的沪深300股指期货、沪市的上证50ETF期权和安硕中国大盘股ETF期权成交活跃,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安硕富时A50指数ETF期权和美国上市的德银-嘉实沪深300ETF期权较为活跃,其他境内外A股概念和中国概念衍生品成交较为清淡。

从目前境内外交易所开发的A股概念和中国概念的衍生产品成交情况来看,一向在产品创新方面最有“侵略性”的新加坡交易所或许是我国金融衍生品发展的最大威胁。

资料显示,新加坡交易所曾多次抢先推出以别国股票指数为标的的期货和期权产品,如:日经225股票指数期货和期权、MSCI香港股指期货、MSCI台证股指期货、印度S&PCNXNIFTY50股指期货。其中部分产品的交易量甚至超过了指数所在国的股指期货和期权交易量。

相对现货而言,衍生品市场开放性明显。有业内学者担忧,境外交易所有关A股的期货和期权产品如果发展过快,国内资本市场将面临着金融资源流失、金融竞争力、金融定价权等多方面的冲击,此外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带来资本外流。更需注意的是,由于我国监管部门对境外股指期货期权市场没有监管权,境外股指期货期权市场操纵行为的负面影响,将有可能波及到国内股市、期市。因此,有必要完善国内股指期货期权产品线,提升我国金融话语权。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