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美国制裁伊朗石油出口 多国敦促美“依法行事”)
美国国务院和财政部高官最近几天乘坐飞机辗转于全球各地。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他们正在说服其他国家减少使用伊朗石油。他们警告其他国家,任何买卖伊朗石油的企业、银行或商人都将面临美国的惩罚,包括被逐出美国市场的风险。此外,未来美国将封堵伊朗的资金流,并凸显伊朗在整个地区的“恶意行径”,美国视此为国家安全重点问题之一。
6月26日,美国国务院一名高级官员透露,美方正推动所有国家今年11月4日前停止从伊朗进口石油,不会给予违反美国制裁禁令的国家豁免权。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财经频道报道,这一举措显示美国总统特朗普5月退出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并重启制裁之后,对伊朗的强硬立场。
2015年7月,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达成伊核问题全面协议。根据协议,伊朗承诺限制其核计划,国际社会解除对伊制裁。此后,多家欧洲企业陆续重返伊朗,与伊方签订商业合同。但在今年5月8日,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并重启因该协议而豁免的对伊朗制裁。白宫随后表示,制裁将针对伊朗能源、石化和金融等关键经济领域。
油价应声而涨
伊朗是石油输出国组织当中的第三大产油国,每天出口原油超过200万桶。各机构有关伊朗石油出口量的数据统计略有出入。如总部位于伦敦的咨询公司Vortexa的数据显示,伊朗目前日均石油出口量为220万桶,低于5月的270万桶。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5月伊朗原油日出口量约240万桶,亚洲销量约占出口量的2/3,其余销往欧洲。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和政治研究所能源室主任王永中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美国实施上述制裁措施,其影响将有三个方面。首先,将导致全球原油供给下降,加剧已有的原油供给不足局面,助推原油价格上涨。除非沙特、俄罗斯等产油国大幅增加原油产量,来弥补伊朗原油出口中止所带来的供给损失,但这种可能性较小。同时,美国受制于原油出口基础设施供给不足,也不可能大幅增加对外原油出口。其次,此次制裁对原油价格的冲击将较上一轮制裁要大。相较奥 巴 马政府,特朗普政府的制裁措施更为严厉,缓冲期短,原油厂商在短期内难以大幅增加产量,这必然导致原油价格波动较大。第三,对中国、印度等伊朗原油的主要进口国的冲击较大,如果买油国被迫寻找替代原油进口渠道,成本将会显著上升。”
而今年以来不断上涨的油价,对此消息极为敏感,6月27日、6月28日,纽约伦敦两地原油期货连续上涨,6月28日,纽约WTI原油期货价格盘中突破每桶74美元关口,创2014年11月以来新高。伦敦布伦特原油一度上破78美元关口,创5月31日以来新高。原油价格仅在过去12个月就上涨逾40%。
美银美林前沿市场股票研究部门主管Hootan Yazhari表示:“我们目前处于一个非常利于油价上涨的环境之中,我们的观点是油价到明年二季度末将会触及每桶90美元。”
多国对美说不
中国、印度、韩国、土耳其、意大利、日本、西班牙、法国等国是伊朗石油的主要买家。
6月27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在例行记者会上指出,“中国和伊朗是友好国家。我们在符合各自国际法义务的框架内保持着正常交往与合作,包括经贸和能源领域的合作,这无可非议”。
印度进口伊朗石油数量仅次于中国。伊朗是印度的第三大石油供应国,排在伊拉克和沙特之后。有机构估算,印度每天从伊朗购买约70万桶石油。印度石油和天然气部国际合作联合秘书孙贾伊·苏迪尔表示:“印度不承认单方面制裁,只承认由联合国施加的制裁。”
土耳其政府6月27日同样放出口风,不打算响应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报道援引经济部长尼哈特·泽伊贝克奇的话称,如果联合国就这一议题上作出决定或施加制裁,土耳其会遵守。“除此以外,土耳其只遵循自身利益”。
而石油出口大国俄罗斯也表示,美国的行为缺乏法律依据。据俄罗斯塔斯社6月28日报道,正在美国访问的俄能源部官员说:“我们从法律角度来分析这一情况。我们有2014年签署的合同。这些合同仍然有效,我们要看一看。”
王永中认为,美国退出伊核协议遭遇欧盟、中国、印度和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的普遍反对,多数国家声称按照联合国协议而不是任何单个国家的要求行事,并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而且,欧盟正考虑采取措施,保护成员国企业免受美国“二级制裁”(禁止违反制裁规定的企业和个人进入美国市场)影响。预计各国不会完全配合执行美国的要求。但由于欧盟企业与美国市场联系密切,美国的二级制裁是它们难以承受的,被迫妥协,执行美国要求的可能性仍很大。
迫于美国压力,一些企业在此次制裁消息漏出前就已减少伊朗石油进口量或暂停同伊朗的能源合作。包括道达尔、壳牌在内的一些欧洲公司过去几周内已决定停止购买伊朗石油。
伊朗原油的两大买家日本及韩国,正与美国政府协商,希望避免因美国对伊朗恢复制裁而承受负面冲击。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表示,正密切关注美国措施可能造成的冲击,希望与包括美国在内的相关国家协商,借以避免日本企业受到负面冲击。
韩国方面,据悉当地政府与日本的立场相同,正与美国讨论并持续协商,希望取得豁免。
在2016年结束的制裁规定中,日本及韩国取得豁免,可以向伊朗买进一定限额的原油,不过此次美国立场异常强硬,美国国务院的一名高级官员已经表示,不太可能给予盟友任何豁免。不过,日本可能不愿放弃挣扎。据日媒报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伊朗一事已进入最后协调阶段。安倍原定于7月11日开始前往比利时、法国、沙特、埃及进行国事访问,或将在这段行程中加入对伊朗的访问。如果此次访问得以成行,将是时隔40年后日本现任首相首次到访伊朗。
美国抢占石油市场份额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维也纳会议日前落下帷幕,欧佩克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非欧佩克主要产油国经过讨论,决定从7月份起适当增产原油以促进市场供需平衡。不过,欧佩克在公报中并未涉及明确的增产数字,也没有详细说明欧佩克和非欧佩克国家之间的产量将如何分配。
为了减少供给过剩、提振油价,欧佩克和俄罗斯等产油大国在2016年底达成减产协议,同意将原油产量较当年10月份水平削减180万桶/日。减产协议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将每桶30美元的原油价格拉升至70美元以上。
但是,在过去几个月里,原油市场供应隐忧逐渐显现。如伊朗面临美国制裁风险上升,其石油产量或将出现明显下滑。与此同时,委内瑞拉国内局势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其原油产量预计还会在未来几个月进一步下降。此外,利比亚和尼日利亚供应也存在较大的风险。此次增产正是对上述隐忧的防患,对过量减产的修正。
不过,王永中表示,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和欧佩克的产量变动对全球能源供应格局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全球能源格局已经发生的变化,“页岩油气革 命使美国迅速成为全球原油供应集团的重要一极,未来一段时间,沙特、俄罗斯和美国将成为全球能源格局的三极,任何一极的供给行为都将对全球原油供应和价格产生深刻影响。” 王永中说。
数据显示,6月,美国石油产量和出口量均创新高,在全球主要产油国减产之际扩大了自己的市场份额。但出口量创新高也使美国原油库存下降,同时管道运输问题或将使出口量遇到瓶颈。
美国石油出口在截至6月24日的一周达到创纪录的每日300万桶,超过除两个欧佩克国家以外的其他所有国家。CNBC援引Again Capital的合伙人John Kilduff的说法称,算上最大的欧佩克生产国,也只有沙特和伊拉克出口的石油超过美国当周的数量。6月,沙特每天出口约750万桶,伊拉克则出口360万桶。此外,伊朗每天出口约240万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