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正逢其时)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证监局局长兼沈阳稽查局局长柳磊认为,期货市场通过套期保值和价格发现,在稳健企业经营、改善产业链运行机制、服务国家产业政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逐步显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证监局局长兼沈阳稽查局局长柳磊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要更好发挥期货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功能,为实体企业参与期货市场创造条件,推动期货市场服务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他强调,期货市场通过套期保值和价格发现,在稳健企业经营、改善产业链运行机制、服务国家产业政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逐步显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
充分发挥期货功能
精准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证券时报记者: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您今年的建议涉及哪些方面?
柳磊:我的主要建议是从期货市场服务“三农”的角度出发,在推广“保险+期货”创新模式方面,建议将农产品“保险+期货”试点项目纳入财政补贴范畴。
“保险+期货”自推出以来,在为涉农企业有效管理市场风险、稳定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积极作用。同时,“保险+期货”是市场化的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工具,而国家补贴大部分保费也是符合发达国家经验的做法,不受国际贸易反补贴规则约束,有助于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能。自2016年以来连续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提出“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辽宁证监局辖区积极参与探索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保险+期货”试点实践来看,相对较高的保费影响了农户参保的积极性,制约了试点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为使“保险+期货”得到复制推广,建议中央财政将“保险+期货”试点项目纳入补贴项目,并直接明确补贴比例为80%以上,形成由政府财政资金补贴大部分保费的长效稳定政策,更好地服务“三农”发展。
证券时报记者:期货市场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有哪些应用?
柳磊:期货市场通过套期保值和价格发现,在稳健企业经营、改善产业链运行机制、服务国家产业政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逐步显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以风险管理为例,当前经济发展阶段的特点决定了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宏观层面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对资源的需求量和需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大宗商品价格不再持续单边上涨,价格波动成为市场新常态。微观层面我国传统行业普遍进入微利时代,企业面对时间和物流上的错配,面临上、下游价格双边敞口风险,风险管理需求大幅提高。特别是产品定价话语权较弱的行业,原材料价格波动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
因此,在当前经济发展阶段,企业的风险管理需求迫切,期货市场的风险管理工具大有用武之地。
特别是在辽宁地区,冶金、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仍然是支柱产业,这些行业对大宗原材料有巨大需求,时刻面临着剧烈的市场风险压力,但所幸的是我们的期货交易所大都有对应的工业品上市期货品种可供进行风险管理,如铁矿石、焦煤、焦炭、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化工品等期货品种。玉米是辽宁第一大粮食生产作物,玉米期货恰好可以配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种植户和养殖户提供风险管理工具,同时有利于种植户调整农产品种植结构。辽宁国有企业比重较大,需要通过改革提高经营管理能力,期货市场能够通过风险管理工具,帮助市场主体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通过价格发现功能,帮助市场主体调整生产预期,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参与期货市场进行库存管理和成本管理。
例如,2013年到2016年,螺纹钢期现货价格走出了从大跌到大涨的剧烈波动行情。鞍钢通过期货套期保值,有效转移了价格波动风险,控制原料采购成本,锁定了销售利润。本钢对5000吨热卷进行成材端全国首例“期现结合、基差点价”的期货操作,每吨获利200元。凌钢将风险管理外包给期货机构,实现了风险管理需求进场而人不进场,同时积极派人学习,为组建自己的期货团队打下基础。
很多企业对期货市场
有误解有距离感
证券时报记者:如何更好地让期货市场为实体经济服务?
柳磊:一是要加强宣传引导,提高认识水平。很多企业对期货工具不了解,对期货市场有误解,对期货行业有距离感。为此,要从观念意识着手,帮助企业了解经营管理活动与期货市场的关联性,找到利用期货市场实现发展目标的切入点。同时,帮助地方政府部门加深对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功能的理解,为地方政府部门引导市场主体、充分发挥期货市场作用建言献策。
2017年,辽宁证监局组织了7场培训,邀请商品交易所的期货专家和期货机构的业内人士授课,覆盖13个城市、900多人次、省市县10余个政府部门。下一步,将进一步丰富宣传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引导实效。
二是增设期货交割库,做好期现对接的配套。对实体企业而言,本地设有期货交割库,能够扫除期现对接障碍,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加深企业对期货市场的参与度,用足用好风险管理工具。对区域经济而言,期货交割库的设立,有利于上下游产业集聚,同时促进区域物流和仓储业的发展。我们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辽宁企业申报期货交割库,填补工业品交割库空白,丰富农产品交割库种类和数量。目前,在大连设立原油指定交割仓库、在营口设立原油备用交割仓库已经获批,有色金属交割库的设立正在持续推进。下一步,将发掘更多的潜力企业申报设立期货交割库。
三是推广期货惠农模式,精准服务“三农”。2017年,辽宁有5个“保险+期货”试点项目,赔付总额970万元,涉及贫困户219个。我们还推动期货机构利用“玉米场外期权”在朝阳定点“精准扶贫”,有力支持了农户保收增收。下一步,将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探索开展“保险+期权”试点,进一步引导、推动农业生产者和涉农企业借力期货市场的功能和作用,合理安排生产、开展套期保值和风险管理,服务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四是重视期货人才,引进和培育并重。参与期货市场离不开专业人才,人才瓶颈可能对实体企业利用期货市场造成不利影响。我们积极引导企业外包风险管理业务,为相关产业企业与期货机构创造了对接机会,并推动期货机构和地方院校联合开设了“期货人才订单班”。下一步,将加大期货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既满足当前企业需求,又为长远发展储备期货人才。
IPO优先支持政策
助力东北企业发展
证券时报记者:《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加快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若干重要举措的意见》中提出,“对符合条件的东北地区企业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给予优先支持”,请问相关政策落地情况如何?
柳磊:“对符合条件的东北地区企业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给予优先支持”是落实国务院要求,加大资本市场对东北地区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的一项重要举措。据了解,2016年以来,已有金冠电气、中通国脉、兴齐眼药、吉大通信、百傲化学、哈三联、金辰股份等东北地区企业成功实现IPO,其中辽宁有3家。
目前,证监会在推进新股发行常态化的同时,继续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东北地区企业IPO。具体工作中,既坚持发行上市条件不降低、审核标准不降低、审核环节不减少、审核程序不压缩,保证东北地区上市企业的质量;又对东北地区企业在审核进度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进入下一步审核程序,推动东北地区企业及早发行上市。
为充分利用好优先支持政策,我们围绕辽宁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一带五基地战略”,积极配合地方政府部门加强上市后备企业的培育。目前,辽宁IPO在审公司7家,辅导备案公司12家。
同时,辽宁企业也积极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功能加快发展。不仅通过IPO,还通过上司公司再融资、新三板定向增发、交易所公司债券、区域性股权市场等渠道,2017年共实现直接融资560余亿元,不断为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和向高质量发展集聚新的动能,形成新的动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