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横盘月半近期一直不温不火 白糖行情山雨欲来)
尽管大宗商品市场跌宕起伏,但白糖期货近期一直不温不火,已横向盘整一个半月之多。以郑糖期货1805合约为例,其波动区间大致在5700-5800元/吨之间,并未出现方向性突破。
笔者认为,3月份市场或难有明显的反弹机会,但持续的横盘可能预示着更大行情的酝酿。国际上而言,印度、泰国的产量变化依旧存在变数,比如最终产量并未达到市场预期,或巴西4月进入新榨季,糖醇比存在持续下滑契机,也给市场提前打了预防针。国内而言,配额外许可证并未尘埃落定,最终产量的大致情况也将在3月给出定数,夏季消费旺季也是后续炒作的题材。
国际市场方面,由于我国是食糖净进口国,虽然近几年受关税政策和配额制度等影响,国际糖价波动对国内市场的影响有所削弱,但仍存较大影响。基本面来看,全球供应过剩早在一年前就已是共识,即便是最保守的ISO,每次公布的过剩数据都有扩大调整,而最近预估2017/2018年度全球糖量将过剩512万吨。但这都不是关键,关键在于由于单产的意外提高,第二大生产国印度最近的市场估产大幅高于此前预估,整整多出300万吨。
国内方面,供应端而言,每年的10月、11月至次年的4月、5月是压榨期,也就是白糖的供应期。但由于今年广西开榨的推迟,导致2017年12月和2018年1月集中供应的大幅增加,使得白糖期价在12月份出现了一波续跌行情。
对于消费端而言,今年春节在2月中旬,时间偏晚,市场普遍认为1月可能出现旺季反弹行情,但现实情况却是旺季不旺,现货市场并没有出现火爆情况,相对来说,更为平淡。从1月产销数据中可以看到,尽管全国产销率(今年为46.79%,去年同期为42.7%)同比有明显增长,但作为主产区的广西地区产销率仅为44.28%,低于去年同期的44.86%。同时,2017年12月、2018年1月的进口量都不大,12月仅有13万吨,而1月更是只有3万吨。如果将1月进口量偏少归结为2018年配额外许可证尚未确定所导致,那么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到现在,台湾从泰国进口量的持续递减就说不通了。在进口等下滑的情况下,产销率的总体上升也就很正常,但糖价没有出现反弹也就是说明总的消费出现了问题。而糖价之所以未曾继续下跌主要在于成本面支撑。
回到当下,正式进入春节周期后,旺季消费期也随之过去,整个3月份被视为完完全全的淡季,因为2月份是北方甜菜糖的集中收榨期,而从3月开始,南方糖厂开始陆续收榨,到了4月,大部分糖厂都已收榨,因此3月和4月是库存累积最厉害的时候,而从4月份下旬开始,下游部分饮料企业则已开始为夏季旺季进行备货,因此3月的工业库存往往都是最高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