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白糖期货跌价,就拖实体经济后腿了吗?)
“目前糖价一路下滑,现在5月份的期货价格跌破5800元/吨,9月期货价格跌破5700元/吨,跌破主产区广西生产成本和全国平均生产成本。去年至今,白糖期货价格更是一路下跌。这是为什么?这是不是虚拟经济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表现?虚拟经济是在为实体经济服务还是在拖实体经济的后腿?”一位白糖行业人士不解地问。
其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不能简单理解为期货应该服务于价格。市场经济通过价格信号调整资源配置,而期货市场本身就是交易市场,通过集中交易反映出来的价格信号,提醒市场调整资源分配。
玉米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市场化定价后,玉米价格不断下跌,显示土地资源不应该更多配置到玉米种植上。改种杂粮杂豆后,市场需求得到满足,农民收入有了显著提高。面积缩减后,玉米价格也从低点的1400元/吨上涨到目前的1800元/吨。
面对当下的白糖价格,又该如何确保蔗农利益不受损?期货又如何为实体经济服务呢?毕竟,白糖涉及多个省市的贫困边远地区,涉及全国4000万蔗农的发展与脱贫致富。关键的抓手还是在制糖企业,要在内外兼修方面找到出路。一方面,降本增效,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合理利用期货工具,实现长期稳定发展。
从全球范围看,在周期性强的行业中,没有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的保护,企业就是在汪洋大海里随波逐流的小船,随时都面临翻船的危险。可以想象,如果没有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的保护,多少糖企早已倒在2008年。
目前在白糖现货贸易中,已经涌现大量采用远期点价、买卖基差、含权贸易等的新型贸易模式。在价格下跌过程中,买方低库存甚至零库存,分批入厂先行用糖,后期集中点价,糖厂则先行套保或空单期转现。在白糖期权上市并放松持仓限制后,含权贸易、场外期权定制等更为灵活的经营模式,开始为企业所掌握,价格保险、卖权收益等受到企业的极大欢迎,也被视为新的风口和蓝海。利用金融工具成长起来的优秀企业正在塑造整个白糖产业链的新面貌。
无论是通过上市公司公告,还是郑商所“点基地”企业的优秀案例,还是郑商所每日公布的四十多个白糖品牌、五十多万吨仓单数量,都可以看到企业套保的积极性。
每天跳动的期货价格,不断发出资源调配的价格信号。每天都有新企业通过套保,增厚了经营利润,在价格下行期保存、壮大了实力,为进一步的扩张奠定基础。这就是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生动体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