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货 - 期货要闻 - 正文

场外期权引大券商抢食 中介分羹小券商仍在观望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陈冬生 2017-11-24 09:18:3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场外期权引大券商抢食 中介分羹小券商仍在观望)

“场外期权业务,可能一个券商客户经理一辈子都遇不上一单。”

这是一位券商营业部投 顾 人员发出的感慨,指的是当下场外期权市场的火爆现状:国内几家大型券商正在火拼场外期权业务,个别券商从华尔街高薪挖来风控团队;券商营业部只向符合资质的机构客户推荐……

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证券公司场外期权类衍生品新增初始名义本金为782.65亿元,其中期权业务新增605.75亿元。

不过上海一家券商期权交易员对记者表示,尽管市场火爆,但大部分券商对场外期权业务的态度非常保守,仍然在观望。监管层严控杠杆后,很多公司都自发停掉这一业务,只有少数券商在过去两年场外期权业务规模做得非常大。

大型券商抢食

近两年A股行情不温不火,导致很多投资者,特别是一些高净值投资者开始另寻“财路”。

“场外期权业务市场上一直都有,今年突然火起来。”华南一家券商机构业务总监告诉证券时报记者。

该业务总监介绍,2015年股市大调整以来,场外配资遭到打击,通过融资融券放杠杆的比例又很有限,客户想放杠杆的途径减少了。原来一部分做融资融券、场外互换的客户都转做场外期权,杠杆比例还能突破传统融资的空间。

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7月证券公司场外期权类衍生品新增初始名义本金为782.65亿元,其中期权业务新增605.75亿元,环比今年6月的319.43亿元增加了89.63%,同比去年7月的133.68亿元则增加了353%。8月期权业务新增初始名义本金进一步飙升至983.37亿元。9月份,新增本金数据虽有所回落,但仍落在553.04亿元这一高点。

一位券商投 顾 告诉记者,国内有两家大券商正在争夺场外期权业务,最高杠杆比例可放到20倍。券商作为做市商对接客户,如果有不能平掉的头寸,券商自己就作为机构的对手方。还有券商专门请来美林的团队来开展风险控制,杠杆放得这么高,对回撤的要求也相当高。

上海一家券商期权交易员表示,据他了解,各家券商对场外期权业务态度不一,大部分对场外期权业务的态度非常保守,监管层严控杠杆后,公司层面自发停掉这一业务,但还有少数券商在过去两年场外期权业务规模做得非常大,并且盈利情况极好,这也让市场上的同行眼红。

杠杆可高达20倍

记者了解到,早在几年前,证监会与证券业协会组织证券公司开展场外衍生品业务,不少券商主动申报材料,当时主要的申报品种就是场外互换和场外期权。

场外互换,简单理解,可以视为非标准化的融资业务,对于融资的标的、杠杆率没有严格的界定;场外期权是相对于场内期权而言,某种程度上也是提供杠杆的工具,其收益结构是非线性的,和交易所内的期权交易无异,不同之处在于场外期权合约条款没有任何限制或者规范,行使价和到期日由交易双方自由厘定。

“场外期权真正来询价的都是个人高净值客户,个人可以通过产品和机构来参与。”一位券商营业部机构业务主管告诉记者,“客户看好一个品种,一般交一定的期权费或者保证金,如果交25%的保证金,实际上杠杆就是4倍,一般保证金的比例在3~5倍之间,如果只交期权费的话,杠杆就放得更大了。”

比如最近火爆的贵州茅台,一个月的期权费为5%,意味要拥有100万茅台的市值,只需要交5万,在这一个月内只要贵州茅台上涨10%,客户就可获得10万的收益,相当于投入5万元,利润接近200%,在这一个月中无论这只股票下跌多少,无需追加资金,最多损失这5万的期权费,以这种方式杠杆相当于放大到20倍。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时报送的方案中,交易对手是机构而非个人。记者获悉,有营业部为了规避这一监管要求,会帮助客户注册一个空壳公司,以此实现“曲线交易”。

中介来分一杯羹

赚钱效应,不仅吸引了大型券商的青睐,也使得一些中介通过借道券商来分一杯羹。

记者在某网站上看到这样一则介绍:“亏损有限,收益无限。说到杠杆,可能一般投资者想到的是配资,但实际上,目前市场上还有一种比配资更有优势,资金运用效率更高,风险也更可控的金融工具,就是场外个股期权。”

记者与该客户经理取得联系,对方声称自己在帮助券商营业部推广该业务。“个人没办法直接参与场外期权,机构才是合格投资者,我们公司在证券公司有个专门的账户,如果你有看好的股票标的,可以把资金转给我们通道方,下指令买进或者抛出。”

“这个业务最大的优点就是不受行情限制,可以选择看涨或者看跌,根据不同的到期日支付少量权利金,就可以获得几十倍的权益金操盘账户,全仓买入的盈利都归投资者,如果方向错了,只要不到期,最大的亏损也就是权利金。”该客户经理表示。

“国内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并非法无禁止皆自由,而是法律允许才可以做。如果严格按照条文来执行的话,这种操作肯定是违规的。柜台衍生品证券公司是主要发起人,机构是交易对手,个人是没有资质参与的。”一位券商期权交易员表示,“另外万一平台跑路消失了,这都是潜在的风险。”

在华南一家券商营业部机构业务负责人看来,这是非法平台在做“黑庄”。“他们虚构了一个平台,然后客户互相做交易,场外期权涉及到保证金的安全问题,跟一家完全不靠谱的机构来做涉及很大的风险,而券商的场外交易不存在资金监管的问题,这种平台相当不靠谱。”

这一业务的盈利模式是怎样的?

简单说就是卖波动率。假设一个股票过去一年的波动率是30%,券商按照50%的波动率给期权定价,然后把这个期权卖给客户,之后券商在市场上通过对冲可以复制出一个30%波动率的期权(假设这段时间股票的波动率和过去一年一样),那么券商就相当于卖给客户50%、自己在市场上通过对冲“买到”30%波动率的期权,赚中间的差价。

尚无具体的监管文件

场外期权业务如此火爆,到底是否符合监管要求?业内持何种态度呢?

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近期监管方面召集部分券商开展场外期权业务相关的研讨会议,会上场外期权业务规模较大的券商各自分享了经验。

到目前为止,个人介入场外期权业务的行为是监管层明令禁止的。9月27日,中期协以发文的形式叫停了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与个人开展场外期权业务,此前券商也被禁止与自然人开展场外期权业务。

“这块业务的主要风险和难点,在于下一阶段的市场走势。”上述期权交易员表示,“券商当然希望卖给客户的期权遍布在多个行业和公司,如果客户集中买某个特定行业,风险也就集中了,就像银行放贷希望放在不同的行业,这个角度上看,未来的市场风格才是明显的影响因素。”

也有营业部的机构业务负责人表示,场外期权最大的难点在于定价。“对于期权交易最重要的就是定价,如果客户询价后券商定不出合理的价格,客户就不会选择在这里交易。融资能力、定价能力是支撑券商开展场外期权业务的关键。”

业内人士认为,利用期权特性涉及基金专户、券商资管产品及银行理财产品等,不仅可以满足投资者个性化的需求,也增加了机构的获利工具,既要理性看待杠杆风险,也不应将该业务妖魔化。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新闻: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