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期货市场宏观功能及其影响的实证研究)
近年来,我国期货市场功能逐渐增强并扩展至宏观经济领域,主要体现在促进经济增长、协助国家宏观调控和争夺国际定价权三个方面。本文通过统计实证方法,试图揭示期货市场的宏观功能和意义。
期货市场促进经济增长
关于期货市场促进经济增长功能的研究,可选取2001-2017年我国期货市场成交额和GDP季度数据为样本。首先利用 ADF对经季节调整后的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显示其残差序列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平稳。进一步对两序列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根据VAR模型选取最优滞后阶数2,结果显示两者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经济增长对期货市场成交额的促进作用明显。
考虑到2015年下半年股票市场暴跌和熔断对此后期货市场成交额形成较大扰动,剔除2015年后的数据对我国期货成交额与GDP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两者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互为因果,其中,期货市场成交额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明显。
此外,考虑到2015年期货市场成交额异常主要源于股指期货受限,我们使用2001年以来商品期货成交额进行分析,对季节调整后的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显示我国商品期货成交额与GDP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进一步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商品期货成交额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一直比较明显。
可以看出,我国期货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比较明显,即使在市场强势监管政策影响下,商品期货发展对经济增长依然重要。同时,我国经济增长对期货市场发展一直存在明显影响,说明经济增长也促进了期货市场发展。
期货市场协助国家进行宏观调控
期货市场不仅可以反映经济增长及运行情况,还反映经济政策的预期效果,为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导向。经济增长及通胀水平是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重要目标,下面进一步对期货市场与通货膨胀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关系进行分析。
期货市场预先反映通胀水平变化
我们选取2004年7月至2017年7月南华商品期货指数(NH)、南华工业品期货指数(GY)、CPI、PPI的月度数据,以及2004年9月至2017年6月南华商品期货指数与我国GDP平减指数的季度数据,分别考察我国期货市场与通胀水平的关系。
分别对NH与CPI、GY以及PPI、NH与GDP平减指数进行时差相关检验,结果显示NH对CPI的领先期达6个月,GY对PPI的领先期为2个月,NH领先GDP平减指数一个季度,期货价格对我国价格指数具有较强的领先性。进一步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显示,在由AIC准则确定的最优滞后阶数下,我国期货价格对价格指数均存在一定影响,期货价格可以预先反映通胀水平变化,为制定实施宏观政策和经济调整提供依据。
期货市场充分反映宏观经济政策导向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政策先后经历了危机后短暂宽松期、经济过热收紧期及经济转型政策稳健期,期货市场均对政策效果和经济形势做出了有效反映,体现了期货市场宏观经济导向的功能。以钢铁期货为例,近年来黑色产业作为淘汰落后产能的重点,钢铁、煤炭等品种的走势明显弱于工业品,钢铁期货价格与工业品价格的剪刀差随着产能去化加速持续扩大,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导向在期货市场上得以充分体现。
为进一步检验金融危机以来期货市场对宏观政策的影响,分别选取2007年至2017年7月,南华期货综合指数(F)、7天SHIBOR(S)及财政支出当月同比(CZ)作为反映期货市场走势、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松紧的指标,对变量进行对数处理,协整检验显示三者存在协整关系。进一步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显示财政及货币政策与期货价格互为因果,反映出期货市场既可以反映宏观经济政策,也影响宏观政策的实施,其中货币政策对期货价格的影响更为显著。
期货市场有利于争夺国际市场定价权
对我国期货市场争夺国际市场定价权的研究,我们选取2004年至2016年上期所沪铜主力合约结算价(SHFE)及LME3月期铜官方价(LME)的日数据,应用方差分解法考察两个市场定价权的变化。结果显示,LME在期铜价格波动的影响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仅在滞后一期时,SHFE对沪铜自身的影响超过LME;但随着滞后期增加,外部影响显著增强,长期内伦铜在沪铜定价中仍占主导。
但自2010年起,沪铜市场成交增长持续高于伦铜,进一步对2010-2016年间的样本价格进行方差分解,考察在滞后一期时伦铜对沪铜价格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随着我国期铜市场成交的活跃,其价格影响力也在逐渐增强,自2014年起,短期内SHFE对自身价格的影响程度超过LME,成为影响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
小结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期货市场在宏观经济运行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实体经济引导和国际市场话语权上,我国期货市场仍与成熟市场存在差距。目前,我国期货市场稳健发展,在国际期货市场的份额逐年增加,对宏观经济和国际市场的引领作用也将逐步增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