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猪周期”下行刚起步 猪企利润将持续走低)
2016年养猪企业的高利润,随着猪周期拐头向下正逐步缩水。然而,依照以往猪周期规律判断,目前行业的利润下滑或仅是开始。据行业人士分析,明后两年,生猪养殖企业或将逐步进入亏损期。
猪价下行利润缩水
7月19日晚间,牧原股份发布半年报显示,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31亿元,同比增长85.21%;净利润12亿元,同比增长11.92%。相比2016年中报及年报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189.93%、289.68%的成绩,牧原股份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增速已大幅下滑。
牧原股份表现尚算优秀,更多的生猪养殖类上市公司业绩已经开始预警,部分公司对上半年业绩预告进行修正。以温氏股份为例,公司上半年预计盈利16亿元至19亿元,较去年同期72.27亿元的盈利同比下降73.71%至77.86%。
养猪上市企业普遍业绩变脸,原因便是猪肉价格大幅下滑。
牧原股份每月公布的生猪销售简报显示,上半年商品猪的销售均价约14.35元/公斤,较去年同期的19.76元/公斤,下跌27.38%。
农业部在7月17日举行的上半年重点农产品市场运行情况发布会上也透露,上半年生猪价格持续下跌,集贸市场猪肉和生猪价格同比分别跌9.7%和16.2%,春节过后连续4个月下跌。
“生猪出栏价从今年2月份开始出现下滑,一直跌到了5月份。6月份时,价格出现过小幅上涨,但市场极度疲软,两个月时间仅上涨1元/公斤,且近半个月一直僵持在14元/公斤的价位。”
搜猪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2016年6月份是本轮猪周期的顶点,生猪出栏价在22元/公斤,到了今年1月份,生猪出栏价已降至18元/公斤,市场已进入猪周期的下行阶段。需求方面,由于季节消费导致生猪养殖行业步入淡季,需求寡淡;而在供给方面,市场供应量已较先前明显增强。
农业部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份我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屠宰量累计8657万头,同比增0.9%,猪肉供给端的紧张局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同时消费淡季导致需求下降,每年上半年通常是猪肉消费由旺转淡阶段,在季节性因素的叠加影响下,消费的持续减弱将使猪肉价格进一步回调。此外,年初以来禽肉和禽蛋的价格持续下跌并低位运行,一定程度上替代了猪肉消费。
广发证券研报称,猪价下行主要源于出栏体重上行、进口猪肉冲击等因素。具体来讲,2016年以来,由于猪价大幅上涨以及原材料价格(玉米价格)下行,养殖户通过压栏以扩大头均利润,“牛猪”的现象频发,平均生猪出栏体重震荡上升。
以温氏股份为例,经测算2017年1月后肥猪出栏体重达到120公斤以上,同比增长约6公斤,“牛猪”的上市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猪肉的供给。此外,因猪肉进口均价仅6.5元/斤,远低于国内的生猪价格,2016年国内进口猪肉约162万吨,同比大幅增长约108%,2017年上半年猪肉进口量同比继续上行,对国内生猪价格造成了一定冲击。
下滑周期或持续三年
生猪养殖行业周期效应明显,在去年全行业利润井喷后,周期拐头向下利润缩水在所难免。不过,本轮周期下行将持续多久?相关企业的盈利情况又会如何变化呢?
“本轮下跌周期才刚刚开始。今年生猪养殖企业的利润至少对半下跌,到明年,全行业都将逼近盈亏平衡线,后年出现大范围亏损几乎是可以预料的。”
冯永辉称,上一轮猪周期的下行起点是2011年8月份,直到2014年夏,才跌至周期最低点;2015年3月,猪肉价格开始出现上行,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也就是说,上一轮猪周期的下行区间走了三年半,而本轮下行才持续了不足一年,后续的下滑可以确定。
根据国家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母猪存栏量创历史新低,但第三方监测数据则表明,母猪存栏量早在去年就已开始回升,当前市场几乎没有缺口。从母猪到肥猪的传递周期需要一年时间,预计一年后市场会出现供给过剩的局面。
“生猪养殖成本在5.5元/斤至6元/斤,当前生猪出栏价还维持在7元/斤的位置,一头猪有200元左右的利润,其实算是比较理想的盈利点。但随着市场供应的逐步增加,明年夏季需求减缩,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就会凸显。如无意外,后年行业或将步入全面亏损。”冯永辉称。
“当前正处猪肉消费淡季,预计到今年12月份旺季到来前,猪价或仍将继续下行。”牧原股份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坦言,猪周期的下行趋势或将延续到2018年,也不排除2019年相关企业业绩持续下滑的可能。
不过,生猪养殖行业的周期性透明,市场对后期走势都有较为清晰的把握。虽然养殖行业利润波动较大,但从高峰和低谷年平均下来,整体盈利还是远高于产业链其他环节的,所以牧原股份没有考虑产业链延伸,仍将专注主业发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