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铜价波动剧烈,生产、贸易和消费相关企业规避现货市场风险的需求强烈,引起了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日前,作为上海期货交易所“金属之旅”系列活动的一部分,上海期货交易所与迈科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在西安召开了宏观经济与金属研讨会。
记者借此机会就有色企业如何利用期货市场采访了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的张雪峰。
积极主动转移风险
记者:现在铜价剧烈波动,有时一天波幅超过2000元,给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了很大困难,企业不敢留库存,有时候甚至不敢接订单,请问您对此有什么好的建议?
张雪峰:市场总是有风险的,企业只能通过积极主动的方式去接受风险、适应风险、管理风险、转移风险。
铜价大幅上涨和波动剧烈是有色企业当前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给企业的经营计划和财务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甚至亏损。尽管存在这些困难,但企业还是可以通过参与期货市场进行有效的套期保值进行风险管理。
十几年来,国内铜、铝期货市场得到了健康成熟发展,铜、铝期货已经成为国内期货市场中最为规范的交易品种,为企业开展套期保值、回避价格波动风险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记者:您可以给读者简单介绍一下套期保值的概念吗?
张雪峰:套期保值是指在现货市场上买进或者卖出一定量的现货商品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上卖出或买进与现货品种相同、数量相当,但方向相反的期货商品,以一个市场的盈利来弥补另一个市场的亏损,达到规避价格风险的目的。
记者:套期保值在概念上不难理解,但具体操作是否也这么简单?
张雪峰:不是的。具体操作非常复杂,且利弊不一。从操作角度看,可以分为保完即忘策略和不断调整的动态套期保值策略;保完即忘策略指套期保值的策略一旦确定就不再更改,在套期保值的初期拥有期货头寸,并在期末将该头寸对冲;不断调整的动态套期保值策略需要操作者根据市场发展随时调整。从保值价格角度看,套期保值策略可以分为单一价格策略和分级价格目标策略,前者指在目标价位一次性完成既定的保值量,后者是以多个价格目标分批次完成计划制定的保值总量。
谨防陷入投机交易误区
记者:根据您的经验,当前企业参与期货市场套期保值还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张雪峰:当前部分企业在套期保值业务上存在几个误区:一是忽视原料风险来源,过分依据行情预测进行保值操作;二是缺乏套期保值效果评估机制,片面追求期货市场盈利;三是忽视风险管理制度制订,忽视期货人才的培养。
记者:您可以详细谈谈吗?
张雪峰:套期保值是指以回避现货风险为目的的期货交易行为,企业开展套期保值业务,首先应该判明经营中原料风险的来源,针对原料风险进行相应的期货操作。目前很多企业不是针对现货市场的风险来源进行套期保值,而是过分依据铜价涨跌的预测进行期货操作,无形中陷入了投机交易的误区。
以铜加工企业为例。在铜工业的产业链中,铜加工材生产属于中间环节,铜加工企业生产经营一般采用“以销定产”的经营方式,按照“原料价格+加工费”的计价模式进行产品销售。对于绝大多数铜加工企业来说,由于受到各种市场因素的影响,在大部分情况下是无法实现自然保值的。特别是在铜原料属于卖方市场,铜加工材属于买方市场的情况下,铜加工企业处于上游卖方市场和下游买方市场的夹缝当中,原料平衡很难完全通过现货市场来实现,必须通过期货市场开展套期保值。
在铜加工企业运营过程中,当订单数量大于原料采购数量时,企业需要在期货市场上进行买入保值。当订单数量小于原料采购数量时,企业需要在期货市场上进行卖出保值。
在套期保值过程中,铜加工企业应该严格按照原料风险敞口的方向和数量进行套期保值操作,绝对不能仅仅根据铜价的高低和铜价走势的预测进行期货交易。在已经接到下游订单而没有采购的情况下,即使当时铜价较高也需要买进;而在企业订单不足、原料出现库存的情况下,即使当时铜价较低也需要进行卖出保值。只有及时判明风险来源,始终坚持保值操作思路,杜绝投机交易行为,铜加工企业才能做到完全回避原料市场的风险。
铜加工企业进入期货市场开展套期保值,目的是为了回避原料价格波动的风险,锁住生产成本和产品利润,以一个市场的盈利来弥补另一个市场的风险。在铜价大幅度上涨的过程中,绝大多数铜加工企业都是在现货市场上已经发生亏损或者即将发生亏损的情况下才“被迫”进入期货市场中的。这时铜加工企业往往希望能够通过期货市场来降低采购成本或者增加销售收入,或者说希望通过期货市场套期保值业务来弥补现货市场的亏损,这在无形中就产生了追求期货市场盈利的心理。
虽然这种片面追求期货市场盈利的心理违背了套期保值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理念,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种心理往往又是难以克服的。即使是铜加工企业当中非常理解和熟悉套期保值的人员,当企业在期货市场上出现亏损时,恐怕也很难向所有的人都能解释清楚为什么企业当时还要去做套期保值、企业如果不做套期保值不是会更好等问题。
关键在于制度建设
记者:看来,企业要走出套期保值中片面追求盈利的误区,最好的办法就是健全会计核算制度,建立套期保值效果评估机制,从期货和现货两个市场来综合评估套期保值效果。
张雪峰:你说得很对。健全会计核算制度,就是遵循会计原理中的配比原则,将在现货市场已实现销售商品所对应的库存成本或者是采购原料的采购支出与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所产生的平仓盈利或者亏损相配比,调整并确定该商品的销售成本或者采购成本。建立套期保值效果评估机制就是要从期货和现货两个市场来综合评估套期保值效果,将期货市场上的损益与现货市场上的盈亏相对应,而不是只关注其中一个市场的盈亏。
如果企业进行的期货交易行为是严格意义上的套期保值交易,并且遵循套期保值的基本原则的话,那么企业在期货市场上的亏损一定对应着现货市场上的盈利,就很容易正确地核算出套期保值的效果来。
记者:说到底还是制度和人的问题。
张雪峰:是的,关键还在制度建设和人才的培养。铜加工企业开展套期保值业务,不仅企业领导层要具有成熟的风险控制理念,而且还需要一套严格的风险管理制度和一支既熟悉企业生产经营又拥有丰富的期货市场操作经验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在市场环境瞬息万变、产品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没有哪种一成不变的经营方式和套期保值模式能够完全满足企业不断发展的需求,企业开展套期保值业务需要依靠期货人才的引进和自身期货人才的培养,结合企业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各阶段的发展目标,制定出一套完整的风险管理制度并确保制度能够持续有效,使套期保值工作成为企业的一种日常工作,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进行长期有效的风险管理。
目前,国内铜生产企业的套期保值已经进入了成熟阶段,这些企业当中有的拥有了上海期货交易所自营席位,有的控股了期货经纪公司,在企业内部也大都建立了专门的期货部门和完整的风险管理制度,拥有了一批期货业务专业人员,为企业的风险管理和生产经营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总之,风险管理和套期保值,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只有那些深刻理解期货市场本质,熟练掌握套期保值技巧,具有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拥有一批专业期货业务人员的企业才能在市场上不断地发展壮大。
小贴士
张雪峰,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期货科科长,经济师。1993年进入期货市场,主要从事铜、铝等有色金属套期保值工作,具有10余年的套期保值工作经验。近年来先后在国内各大主流媒体发表有关铜市场分析及套期保值理论文章及论文数十篇,对铜加工企业套期保值策略及实务有较为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