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货 - 能源期货 - 正文

中煤协称行业基本面未改变 化解产能是重点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刘杨 2017-01-24 08:31:1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1月23日表示,2016年多重因素影响煤炭市场,包括加大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去产能、降成本政策效应直接体现,能源结构短时变化,水电出力减少、火电大幅增加等。当前煤炭需求基本面并未明显改变,煤炭经济平稳运行尚缺乏坚实基础。

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1月23日,在中信证券煤炭行业所覆盖的37家上市公司中,已有17家煤企披露了2016年全年业绩预告。其中,预计扭亏的8家,预增1家,略增2家,续盈1家,预计首亏的3家,续亏的1家,不确定1家,预喜公司达七成。

多家煤企预计扭亏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1月23日发布《中国煤炭工业改革发展年度报告》(2016年度)。报告指出,2016年前11个月,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06万亿元,同比下降4%;利润总额850亿元,同比增长156.9%。其中,前7个月利润水平同比下降19%,8月份后利润实现正增长。中煤协统计的90家大型煤炭企业2016年1-5月亏损40.65亿元,6月份后利润实现正增长,1-11月份实现利润277.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19.19亿元。

据Wind数据统计,在发布2016年度业绩预告的上市煤企中,扭亏成为主流。以中煤能源为例,公司预计2016年扭亏为盈。公司表示,在去产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政策影响下,煤炭价格企稳回升,公司科学安排煤炭生产,优化产品结构,严格控制成本费用,积极处置与主业关联度不高、盈利能力较低的部分资产,预计2016年实现盈利。

陕西黑猫、美锦能源等公司同样预计2016年扭亏为盈。主要原因包括:受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市场好转等有利因素影响,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产品销售价格持续上涨;公司加强内部管理,降低成本等。

关于2016年煤炭经济运行特点,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姜智敏指出,煤炭需求继续下降,能源消费结构出现阶段性变化。2016年全国煤炭消费在连续两年下降的基础上同比继续下降1.3%。电力、钢铁等主要行业耗煤同比下降。不过,9月份以来,由于水电出力减少,火电增速加快,日均耗煤大幅增加。同时,煤炭去产能取得明显成效,煤价合理回归。煤炭产量下降与偶发性因素叠加,价格短时快速上涨,市场预期发生变化。

化解产能过剩仍是重点

2016年末,秦皇岛港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平仓价为639元/吨,比年初回升269元/吨,增长72.7%。其中,上半年价格回升30元/吨,7-11月回升300元/吨,11-12月价格下降60元/吨。

分析人士指出,在国家推动企业兼并重组相关政策指导下,特别是在主要产煤省区地方政府的推动下,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在2016年快速发展壮大,产业集中度大幅提升。

数据显示,2016年,神华集团、中煤能源集团、山东能源集团、陕西煤业化工集团4家煤企产量8.21亿吨,占全国的23.8%,比2005年提高6.6个百分点;前8家企业产量12.2亿吨,占全国35.5%,较上年增加12.2个百分点。全国产量亿吨级煤炭企业由2005年的神华集团1家,增加到目前的神华集团、中煤能源集团、山东能源集团、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同煤集团、兖矿集团6家,产量10.53亿吨,占全国的30.5%。5000万吨级企业由2005年的4家增加到2016年的17家,产量18.2亿吨,占全国的52.8%。

煤炭工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推动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十三五”时期煤炭行业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2016年,在国家化解过剩产能政策指导下,全国煤炭行业退出产能超额完成目标。化解煤炭产能过剩,促进煤炭供需平衡,依然是今后几年的重点任务。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2016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原煤产量33.64亿吨,同比下降9.4%。随着2016年初煤炭去产能和煤矿减量化生产政策措施实施,4月份起产量降幅超过10%,全国煤炭供需形势由严重供大于求逐渐转为供需基本平衡;9月份以来,逐渐取消煤矿减量化生产措施,煤炭产能逐渐释放,产量环比增加,降幅不断收窄。

不过,当前煤炭需求下降、产能过剩的矛盾仍十分突出,煤炭行业未来仍要坚持市场倒逼,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关闭退出落后小煤矿。并引导长期亏损、资不抵债的煤矿,长期停产、停建的煤矿,以及资源枯竭、资源赋存条件差的煤矿有序退出。

“今后一个时期,煤炭市场化要充分运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推进全国煤炭交易数据平台建设,完善市场交易规则。构建以全国煤炭交易中心为主导,以区域煤炭交易中心为辅助,以地方交易中心为补充,与国际煤炭市场接轨的现代煤炭市场体系。”姜智敏称。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