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货 - 期货评论 - 正文

商品上涨是“小众的狂欢”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宏文 2016-04-25 09:31:3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商品期货在过去一周成了市场最吸引眼球的资产类别。这是意外也不是意外。

意外的是,以上期所螺纹钢为代表的黑色金属品种,在上周初出现了连续三天大幅扬升的轧空走势,成交量急剧放大,引发媒体关注和政策介入(三大期交所周四晚间一致调高各期货品种保证金率和交易手续费率)。走势如此情绪化,大多数人预料不到。

不意外的是,上述行情其实在3月初已露端倪。在政府高层强有力的供给侧改革措施推动下,螺纹钢主力合约从3月初的不足2000元每吨,上涨到了上周三最高点2787元每吨,行情演绎已近一个半月。此外,铁矿、焦炭、橡胶等热门品种的走势也与之类似。

一个热门的品种出现,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是一场重大的考验,应否参与需要仔细思量。

上周有一条新闻就很“夺目”——螺纹钢期货成交持续碾压A股。文中称,螺纹钢主力期货的日成交额突破6000亿元,超过沪深股市单日5414亿元。

但仔细核对就会发现,期货品种实施的是“T+0”交易,盘中一天可以买卖数十次,不需要多少本金。真正需要占用资金的是持仓量,而且持仓也只需要出一点保证金。这么一算螺纹钢期货实际的存量资金大致在300亿元以内,和沪深股市的资金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所以,这个品种是很热,但是它的普及程度相比股市还是差得太远。

那么商品期货品种的参与度现状是机会还是风险?有心的投资者可以通过历史上期货品种的波动程度和专门投资期货的私募基金历史收益率来观察。大致的情况我可以复述给大家。一方面,过去一年无论是螺纹钢还是橡胶之类的品种,相比其他大宗商品在2006年至2007年的表现都是小巫见大巫(当然,能否重复当年的疯狂故事是不确定的)。

另一方面,即便如今这个尚算中等的波动水平,有一定规则约束的期货私募管理产品,在过去一年的最高收益率超过200%的为数不少。期货私募产品最大亏损率超过50%的也不乏其人。这样的波动水平对于一般的投资者而言实在是太高了。

所以,商品期货的投资,可能更适合有一定专业基础和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财富险中求”这类事,对普通基民股民而言,还是“退避三舍”更理性些。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