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主要石油生产国达成冻结石油输出的共识,但面对全球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市场人士对此举的有效性表示怀疑,目前油价在亚洲贸易市场开始上涨。
美国西德州中质原油上涨1.4%,至29.45美元/桶,欧洲布伦特原油上涨2%,至32.82美元,之前美国和欧洲市场波动剧烈。
周二(2月16日)基于对削减供应协议的希望,美国西德州中质原油跌1.4%,低于之前亚盘中7.1%的涨幅。布伦特原油收涨3.6%,低于之前亚盘中6.5%的涨幅。
在多哈,卡塔尔举办的石油输出国领导人会议之前人们对削减供应的希望已经导致油价波动,如果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仅达成冻结石油输出在1月份的水平的共识,那么这些希望将会全部破灭。卡塔尔和委内瑞拉已经同意加入,但这项协议最终结果取决于其他生产国的加入。
这将成为15年来石油输出国家组织与非石油输出国家组织的一个关键,石油生产商不断寻找提振低迷油价的方法,能源商品价格自2014年夏季下降了70%。4个石油生产国同意冻结石油输出,伊朗拒绝。
伊朗没有出现在周二的会议上,上个月刚解除西方制裁的伊朗计划今年每日产量至少增加50万桶。伊朗迅速表示将不会加入任何有关冻结运输的协议,但路透援引消息人士的说法,如果加入这项协议,国家将会在生产水平上提供特别条款。
市场人士对此消息表示怀疑,因为不仅伊朗和伊拉克需要同意冻结输出,但是这依旧不太可能解决供应过剩的问题。
高级商品经济学人智库(EIU)的编辑SeBAstien Marlier表示,“一月份俄罗斯每日产量高达1088万桶创纪录,与此同时沙特阿拉伯每日产出接近历史高位1020万桶左右。”
俄罗斯与OPEC本身对达成的共识是否会自律并足够尊重协议也同样是一个问题。
沙特和俄罗斯:油价是否会继续走低?
资本经济的大宗商品研究主管Julian Jessop表示,“这项协议是否能取得成功取决于俄罗斯是否能管理好自己不违背协议。”
俄罗斯的信用记录并不是很好,据报道俄罗斯曾在2001年违背过这样一个类似的协议,但现在他的产出占比很大。
在1990年俄罗斯也未能尊重与OPEC所达成的类似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