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银河证券:10%关税加征落地 对出口和汇率影响几何?)
新一轮关税加征开启,短期不确定性靴子落地。美国总统特朗普2月1日签署行政令,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根据行政令,美国还将对进口自墨西哥、加拿大两国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对加拿大能源产品的加税幅度为10%。本轮加征关税的幅度与特朗普在2024年11月25日社交媒体上所提及的内容基本一致,也符合我们在年度策略《攻守兼备,以进促稳》中的判断。我们认为,特朗普本轮加征关税的主要目的是兑现竞选期间的承诺,对选民有所交代,并向全球宣告“大棒+谈判”的美国优先模式回归。在潜在的再通胀和高利率压力下,美国短期内进一步加征关税的概率较低,短期不确定性靴子落地。
10%关税幅度对我国出口增速整体拖累约为1.2个百分点:根据对上一轮加征关税的测算,我国对美出口增速的关税弹性约为-0.82,即关税每增加1%,我国对美出口增速下降0.82%左右。若根据弹性系数线性外推的话,则10%的关税加征幅度意味着我国对美出口增速或下滑约8.2%。考虑到2024年美国占我国出口份额为14.7%,本轮加征关税对我国出口增速整体拖累约为1.2个百分点。
抢出口和贸易摩擦影响整体对冲,今年我国出口有望延续增长态势:相比较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宣称要对中国加征关税至60%的主张,此次加征10%的关税幅度相对温和,亦符合此前市场相关预期。考虑到后续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短期内企业或延续此前抢出口态势,以避免后续可能升级的关税冲击。从行业结构看,美国加征关税一方面在于减少贸易项逆差促进其贸易平衡,另一方面在于借关税政策对我国新兴产业施压,通过遏制中国优势产业达到最终制造业回流的目的。因此从出口增速以及美对华高新技术领域遏制这两个角度,可以推测后续我国家具玩具、服装、光学仪器、汽车、锂电池、铝产品、重型机械及医疗设备等行业受关税冲击影响可能比较大。我们认为2025年出口仍有以下三方面因素支撑:一是全球复苏进程平缓,贸易延续上行态势。IMF和WTO等国际机构最新对2025年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速展望分别达到3.3%和3%。二是我国产品竞争力提升支撑出口动能增强。三是出口地区的多元化,24年中国对传统欧盟、美国、日韩等市场出口金额占比分别较上年回落0.4、0.1和0.8 个百分点,对东盟出口金额占比则上升了0.9个百分点,对俄罗斯、巴西和南非出口占比共小幅上升0.1个百分点。
加征关税落地,但对人民币的冲击将弱于2018年:参考上一轮贸易战的情况,加征关税往往意味着人民币汇率面临一定贬值压力。但我们认为,此轮加征关税对于人民币的冲击将弱于2018年。一方面,由于特朗普前期多次在公开场合宣布要加征关税,市场预期十分充分,汇率从2024年11月以来已经进行了部分定价,短期靴子落地之后,外汇市场压力反而会有所缓解。另一方面,当下人民币面临的环境与2018-2019加征关税时期已显著不同:其一,当下美国仍处于降息周期,而2018年美国处在加息周期;第二,从国内来看,本轮中国财政扩张开启的时间更早,目前中国政府债务成本低于经济增速,政府债务使用效率较高,财政扩张对汇率构成支撑;第三,当前中国的出口部门表现更加强劲,经常账户顺差对于人民币汇率也形成了强有力的支撑。
需警惕全球贸易冲突风险进一步加剧:一方面,目前加拿大和墨西哥均宣布了加征关税的反制措施,其中加拿大将对价值1550亿加元的美国商品征收25%的关税。同时2月2日中国商务部和外交部分别回应了美方对中国产品加征10%关税,中方将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并将采取相应反制措施坚定维护自身权益,需要警惕贸易碎片化进一步扩大的风险;另一方面,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包括301条款、反倾销/反补贴税、取消最惠国待遇等多种措施手段,需要关注后续政策加码的动向。但考虑到美国自身面临的通胀压力等因素,年内取消最惠国待遇,决定“硬脱钩”的可能性并不大。
风险提示:1. 贸易摩擦加剧的风险;2.外需走弱的风险;3.国内经济下行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