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保险股“反转”跑赢大盘!4月保费再提速,平安8年后再涨停,国寿和太保也大涨,这三年太不容易...)
今年以来
上市险企股价上涨
A股险企12天市值增超2千亿
①平安8年后再“涨停”
太保、国寿,也相继“大涨”
②财寿版块齐提速
上市险企保费增速近四年最高
③平安寿险“改革”显效
连续3个月当月保费增速超7%
1
2023年4月保费排名榜
—9家上市险企—
注:除特殊标注外,本文均为累计保费数据。
第一名:中国人寿(集团)
3,942亿元
第二名:中国平安(集团)
3,227亿元
第三名:中国人保(集团)
2,964亿元
除新华外,全部正增长
平安、国寿等,上市险企再提速
人保、太保,财险贡献大
国寿、平安、太平,寿险贡献大
2
A股险企12天市值增超2千亿
平安、太保、国寿,相继“大涨”
1.平安涨停!太保、国寿最高涨幅超9%,保险股“筑底回升”...
自2020年以来,受个代转型、代理人团队缩水,车险综改等多重因素影响,从规模端看,保险业经历了3年的低迷期。
其中,寿险公司可能最艰难,这也导致上市险企不被资本市场看好,股价连续下跌,市值甚至缩水上万亿...
大家一边喊着抄底保险股,一边在问怎么还没到底?
2023年4月17日,中国平安暌违近8年,再度迎来“涨停”,终于让大家看到了一些希望!
随后,中国太保也在5月4日,创今年以来的最高涨幅为9.2%,中国人寿在5月15日,也创今年以来的最高涨幅为9.08%。
在这波保险股的大涨拉动下,5家A股上市险企,从年初至今的涨幅,已经全部超过上证综指。
而且,仅仅是自平安涨停之后的最近这12天,5家险企的市值,就从2.25万亿上涨到2.49万亿,涨超2400亿。
2.不惧“开门黑”,上市险企持续提速,保费增速创近四年同期最高!
今年年初,在行业主动淡化开门红,以及春节假期出行增加等影响下,不少上市险企再度经历“开门黑”,保费负增长...
但是,随着线下出行的恢复,以及这三年险企的渠道改革逐步显效,寿险保费增速自2月开始持续提升。
从上图可以看到,以上市险企为例,财险版块增速近三个月都保持在10%左右;寿险版块增速从2月的1.5%,一路上升到4月的3.45%。
因此,在财寿险版块的齐提速下,上市险企的保费增速也“一路飙升”,从年初的-0.7%,上升到4月的5.4%。
这是自2020年以来,上市险企4月末,累计保费增速的最高值。
3.与过去的三年告别,期待2023年的保险业!
对于过去这三年,身为保险人或者买过保险股的人,各种艰辛可能各有不同,也难诉衷肠。
上上周,世卫组织的官宣,标志着大家终于可以和过去的三年告别了...
随着代理人线下展业的恢复,以及与理财和基金等同类产品相比,保险的长期稳定优势凸显。
再加上,2022年下半年的同期基数较低影响,后续财寿险业的保费增速,如果能维持稳定,今年负债端的表现应该会不错。
因此,这波保险股的上涨背后,很大程度上也体现出,资本市场对未来保险业资产端和负债端,两端向好发展的信心。
3
平安寿险增速持续提升
国寿、人保、太平等也提速
1.平安寿险:持续提速增长,当月保费增速连续3月超7%!
至于,此次暌违近8年后,再度涨停的中国平安,一季度的业绩也确实比较亮眼。
一方面,是经历过三年的调整,平安寿险的改革初显成效。
首先,从平安寿险的总体保费增速看,2023年开年以来,一直正增长,如上图所示。
而且,近3个月的当月保费增速,更是稳定在7%左右,从而拉动公司累计保费增速持续提升,从年初的4.43%上升到4月末的6%。
其次,从新业务价值看,平安的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2023年一季度同比增长8.8%至137.02 亿。
而且,代理人和银保渠道,均实现新业务价值的正增长。
另一方面,从2023年开始上市险企率先执行新的会计准则(中国版IFRS17),助推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49%。
因此,在多重利好下,4月27日,中国平安得以阔别8年再度涨停,且创近年来当日最高交易额。
更多内容,之前我们也有在视频号进行专门的解读,大家可以移步文末,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2.国寿、太平、人保,三家公司提速发展!
此外,中国人寿、太平人寿、人保寿险等,增速也较年初显著提升,全部扭负为正,实现保费规模正增长。
中国人寿方面,从累计保费增速看,从年初的-2.46%提升至4月末的4.02%。
其中,个险板块月人均首年期交保费,一季度同比提升28.8%,且队伍规模企稳迹象更加明显,销售人力为66.2万人,环比基本持平。
反观,新华保险的负增长,主要还是受个险渠道的规模人力下降影响,一季度个险保费为410亿,同比下降4%。
因此,即使新华的银保渠道,一季度保费同比增长5.9%至225亿,也难以助公司实现正增长。
由此可见,确保个代企稳,同时提升银保渠道发展,可能是一些头部寿险能实现规模正增长的原因。
3.应对利率下行,险企积极准备产品,头部和中小险企的选择可能会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从4月当月的保费增速看,除太平养老、国华人寿、平安寿险外,其余公司的增速都较环比3月有所下降。
近期,关于寿险产品定价利率是否下调一事,行业讨论颇多,很多公司也在提前布局准备。
对于头部险企和中小险企而言,考虑自身经营目标和战略发展方向,应该会有不同的预案。
因此,从保费增速看,可能会呈现出不一样的走向,比如,中小险企或许会抢一波规模,因为本身体量小增速可能会快一些。
但是,近年来行业一直在淡化“开门红”,且严禁“炒停售”,加上负面清单等多种严监管措施,所以,结果可能不会像大家预想的那么激烈。
4
老三家车险增速稳定
靠非车险拉动,太保增速最快
说明:太保保费包括安信农业。
1.老三家在车险市场地位稳固,增速跑赢或跟上市场!
在上一轮车险综改之中,最先抓住机遇的就是财险业的老三家,去年三家公司车险保费增速都超行业。
这一态势也延续到了今年,从2023年一季度的数据看,人保和平安的车险增速都超6%,仍旧领先行业。
虽然,太保财险的增速偏低一下,但也有6%能够跟上车险市场的保费增速6.18%。
因此,作为财险业第一大险种,车险方面的稳定增长,为老三家的保费规模增长,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比如,人保的车险业务,近两月增速都稳定在6%以上,4月末车险也为人保贡献增速2.87%。
2.非车险持续高速增长,责任险、农险、健康险等增速都超10%!
再看,非车险方面,人保的农险业务,保费增速较快,近两月都在20%左右。
此外,信用保证险和货运险的增速也快,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随着经济的逐步回暖,保障生产生活的险种,都有不错的发展。
由此可见,抓住非车险发展机遇,对于财险公司实现快速发展很重要。
以太保财险为例,一季度末非车险增速超27%,拉动公司增长13.8%,是公司保费增速超16%的最大贡献者。
从一季度末,财险业的数据看,非车险方面,农险增速超30%,健康险和责任险增速也超10%。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13个精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