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极端天气如何搅动全球能源与粮食危机?)
核心观点
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已成为影响粮食与能源安全的重要风险。能源方面,近年来海外主要国家新能源快速推进、传统能源退出过快,导致极端天气对能源价格的影响弹性变大;粮食方面,极端天气短期会扰动粮食供给,但并不足以导致粮食危机,全球粮食危机往往与地缘政治、石油危机等叠加产生。
向前看,极端天气事件或不再“极端”,今冬拉尼娜现象或再现。在当前复杂国际形势下,全球能源系统、粮食系统的稳定性在下降,这将放大极端天气对能源、粮食价格的影响,持续影响海外通胀水平,从而加剧全球经济衰退风险。
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的根源何在?
首先,从自然的角度看,极端天气本身是一种周期性的自然现象。科学家们发现许多极端天气现象相互关联,具有聚类的特点。“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便是其中两个最具代表性的全球极端天气聚类现象。
其次,全球变暖加速气候变化,为极端天气事件的频发滋生“温床”。气候变暖会改变全球的海洋和大气环流形势,加剧了气候系统的内在不稳定性,更易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最典型的例证就是近些年频繁席卷大陆的高温热浪。
极端天气放大了能源系统的不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极端天气从供需两端对能源系统产生影响。供给端,极端天气扰动水电和风电供给,从而造成电力紧张;需求端,极端天气加剧用电和燃气需求。但值得注意的是,极端天气对能源系统的影响,近年来明显放大,甚至多次触发能源危机预警。我们分析,这与近年来部分国家新能源激进推进、而传统能源退出过快有关,这使得极端天气对能源系统的影响弹性变大。
极端天气并不是粮食危机的直接诱因
极端天气事件在短期会扰动全球粮食产量,但并不是导致粮食危机的主要诱因。一则,全球粮食产需基本平衡,极端天气难以导致全球粮食出现大的减产危机;二则,全球粮食供需区域性矛盾突出,使其容易受到外部扰动。因此,全球粮食危机往往与地缘政治、石油危机等叠加产生,其背后也有美国粮食霸权的影响。
未来,极端天气会如何演绎?
未来,极端天气事件或不再“极端”。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预测,人类遭受极端天气事件的概率将随未来全球气温升高的程度而不断扩大。当全球气温分别控制在比工业化之前水平高1.5℃和2℃时,世界每十年遭受极端高温事件的概率是工业化前的4.1倍和5.6倍;遭受极端降水事件的概率是工业化前的1.5倍和1.7倍;遭受极端干旱事件的概率是工业化前的2.0倍和2.4倍。
若“三峰”拉尼娜来袭,能源与粮食市场如何演绎?
今年冬季,拉尼娜现象或再现,从而可能导致本世纪首次“三峰”拉尼娜现象。
对于能源来讲,俄乌冲突持续下,当前海外尤其欧洲能源系统极为脆弱,若冷冬预期继续兑现,海外能源需求或进一步上升,从而加剧能源价格波动。
对于粮食来讲,拉尼娜主要对小麦与大豆产生影响,从目前种植与收割进度来看,影响可能有限。但我们认为,全球粮食危机隐忧尚存,主要受到欧洲能源危机演化的化肥紧张以及俄乌冲突持续下乌克兰粮食出口管制的政策变化。
风险提示:国际政治局势演化超预期,全球天气变化影响超预期。
一、极端天气成为全球主要中长期风险之一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是指一定地区在一定时间内出现的历史上罕见的气象事件,其发生概率通常小于5%或10%。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总体可以分为极端高温、极端低温、极端干旱、极端降水等几类,一般特点是发生概率小、社会影响大。
但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引发公众对罕见事件不“罕见”的担忧。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最近50年来,气候变化不仅带来了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还导致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出频发、广发、强发和并发的趋势。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报告也显示,过去50年(1970年至2019年间),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灾害数量增加了5倍。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影响适应室主任陆波表示,以极端高温事件为例,目前极端高温发生的频率是工业化之前的4.8倍。2022年1月,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22年全球风险报告》预测,未来两年,极端天气或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威胁。在10个威胁全球的风险中,“极端天气”、“生存危机”和“气候应对行动失败”被认为是最大的3个威胁。
截至2022年9月,2022年全球范围内已经发生了多起极端降水、极端干旱和极端热浪事件。极端高温在印度和巴基斯坦、欧洲、美国和东亚部分地区创下多个历史记录;巴西中部、美国西部与中国长江流域均产生不同寻常的大干旱;巴西东北部、欧洲多国还接连遭遇极端降水过程。
2022年8月,极端高温过程几乎在全球各地发生。据NOAA全球气候评估显示,2022年8月是143年记录中第六热的8月,2022年6-8月,是北半球有记录以来第二温暖的夏季,南半球则迎来了有记录以来第十最温暖的冬季。
2022年8月,全球地表温度比20世纪平均水平15.6°C高0.90°C,是143年记录中第六热的8月。北半球8月的温度与2020年并列,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8月,比平均水平高出1.20°C.分区域看,北美和欧洲都度过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8月,亚洲是有记录以来第四热的8月,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地区的8月气温高于往年平均水平。
6月至8月期间通常被定义为北半球的气象夏季和南半球的气象冬季。2022年6-8月,全球陆地和海洋表面温度比20世纪平均水平15.6°C高出0.89°C,与2015年和2017年并列为143年记录中第五高的夏季,是北半球有记录以来第二热的夏季,比平均水平高出1.15°C.分地域看,2022年6-8月,是欧洲113年记录中最热的气象夏季,是亚洲和北美有记录以来第二热的夏季。
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成为全球最主要的中期和长期风险之一。2021年9月,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天气、气候和水极端事件造成的死亡人数和经济损失图集(1970-2019)》中显示,近50年全球天气、气候和水相关的灾害数量增加了5倍,带来的经济损失达3.64万亿美元。根据《华尔街日报》引用的可持续性会计标准委员会的数据,气候风险将对其研究的77个行业中的68个产生重大影响。这相当于标准普尔全球1200指数市值的89%。
全球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已成为影响粮食与能源安全的重要风险。粮食、能源资源、产业链安全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三条底线。因此,通过分析极端天气的影响,对于我们守住粮食与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的根源何在?
2.1 极端天气本身是一种周期性自然现象
首先,从自然的角度看,极端天气本身是一种周期性的自然现象。在历史长河中,自然界的气候呈周期性变化,在变化过程中会出现低温、高温、暴雨等多种极端天气现象。科学家们发现许多极端天气现象相互关联,具有聚类的特点。“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便是其中两个最具代表性的全球极端天气聚类现象。
海洋是大气水汽的主要源地,海洋蒸发量提供了海洋降水量的85%和陆地降水量的89%。所以,海洋热量状况的异常变化必将引起大气环流的异常变化,进而引起全球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的相应变化。热带太平洋海表热力异常便是引起大气环流异常的重要原因,其中最具代表的现象便是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增温,而南方涛动是指热带东、西太平洋海面气压的涛动现象。由于这两种现象密切相关,故又简称为ENSO现象。研究发现,ENSO现象不仅仅作为一个事件发生,而且还是周而复始的一种循环现象,通常具有2-7年的准周期。
拉尼娜与厄尔尼诺是ENSO现象周期波动的两个边界。ENSO现象存在中性、暖性(正)、冷性(负)3个相位。中性相位的ENSO代表气候平均态,暖性代表厄尔尼诺现象,冷性代表拉尼娜现象。
当ENSO处于正相位期时,赤道太平洋信风减弱、暖流减弱、逆流增强、东太平洋沿岸冷水上翻活动减弱、温跃层深度增加、海面温度异常升高,即发生厄尔尼诺。厄尔尼诺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发生的表层海水持续异常偏暖的现象。
当ENSO处于负相位期时,各项特征变化相反,发生拉尼娜现象。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当拉尼娜现象出现时,海水表层温度通常低出气候平均值0.5℃以上,且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以上。
厄尔尼诺通常将地区惯有气候特征颠倒,而拉尼娜会加剧该地区原有气候特征(即,夏季更热,冬季更冷)。发生厄尔尼诺现象时候,太平洋东部地区的寒流变成暖流,温度上升,气压下降,导致太平洋东部降雨过多;同样太平洋西部地区由于正常暖流变成寒流,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导致干旱少雨。而拉尼娜现象的发生与赤道偏东信风加强有关,拉尼娜发生时会让太平洋东部更干旱,而太平洋西部降雨骤增,因此拉尼娜又也称为“反厄尔尼诺现象”。
拉尼娜现象大约每3~5年发生一次,但也有时间间隔达10年以上的。拉尼娜多数出现在跟在厄尔尼诺之后。从近50年的结果来看,拉尼娜发生的频率低于厄尔尼诺,强度也比厄尔尼诺弱,持续时间则大多数为偏长。
通常用Nino3.4区的海温指数,来反映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状态。Nino3.4指数为西经120°至170°、南北纬5°之间区域的平均海温距平(即距离平均值的距离,单位为摄氏度,气候平均值取1981-2010年数据)。根据国标,Nino3.4指数3个月滑动平均的绝对值(保留一位小数,下同)达到或超过0.5oC、且持续至少5个月,判定为一次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NINO3.4指数≥0.5oC为厄尔尼诺事件;NINO3.4指数≤-0.5oC为拉尼娜事件)。
根据Nino3.4指数的大小可以划分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的强度。Nino3.4指数的峰值强度绝对值达到或超过0.5oC但小于1.3oC定义为弱事件;达到或超过1.3oC但小于2.0oC定义为中等事件;达到或超过2.0oC定义为强事件,达到或超过2.5oC定义为超强事件。在具体指数测量上,根据ENSO事件空间模态的演变,通常会将ENSO监测指数区分为东部型指数(Nino Eastern Pacific index,简写为NEPI)和中部型指数(Nino Central Pacific index,简写为NCPI)。
2.2 全球变暖或加剧了极端天气产生的可能性
全球变暖加速气候变化,为极端天气事件的频发滋生“温床”。气候变暖会改变全球的海洋和大气环流形势,并通过海洋和大气、陆地和大气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影响局地气候。气候变暖加剧了气候系统的内在不稳定性,更易导致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
最典型的例证就是近些年频繁席卷大陆的高温热浪。世界气象组织发布题为《全球气候2011-2015》援引研究报告指出,温室排放等人类活动将极端高温的发生概率提高了10倍甚至更多。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尺度暖昼和暖夜天数增加,冷昼和冷夜天数减少;最暖日和最冷日温度均呈升高趋势,且陆地区域平均上升幅度较高。
近些年极端降水和洪涝灾害也与全球变暖息息相关。全球变暖使得大气持水能力增强,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任国玉表示,温度每升高1摄氏度,空气中就能多容纳7%的水汽,在降雨时就更容易带来极端水量。同时,气温升高也会加剧地表水面蒸发,影响大气垂直稳定度,使得水循环加速,更多降水在短时间完成。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人为影响特别是温室气体排放对北美、欧洲、亚洲强降水变强具有高信度贡献。
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单独设立了“气候变化中的极端天气事件”一章,报告以更高的信度指出,全球大部分地区极端高温和极端低温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同时也首次提出,如果没有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多地遭受的异常极端甚至突破历史纪录的高温事件几乎不可能发生。在美洲、欧洲和亚洲,几乎可以确定人类活动引起了极端降水的增加。报告同时指出,人类活动可能是导致全球多个区域遭受更加频繁和严重的农业和生态干旱的主要原因,人为气候变暖可能导致全球水文干旱整体加剧。
三、极端天气放大了能源系统的不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极端天气从供需两端对能源系统产生影响。供给端,极端天气扰动水电和风电供给,从而造成电力紧张;需求端,极端天气加剧用电和燃气需求。但值得注意的是,极端天气对能源系统的影响,近年来明显放大,甚至多次触发能源危机预警。我们分析,这与近年来部分国家新能源激进推进、而传统能源退出过快有关,这使得极端天气对能源系统的影响弹性变大。
3.1 供给端,极端天气扰动新能源发电,造成电力紧张
相比于传统化石能源,新能源发电更具“靠天吃饭”特征,其发电稳定性严重依赖天气资源。风力不足时,风力发电量会急剧降低;冬天日照时间短或者长时间阴天会影响光伏发电,同时极度高温会导致光伏发电板功率折损,也不利于光伏发电;长时间干旱导致的降水减少以及河流干枯也会影响水力发电的产能,干旱也会波及核电,因为核电发电需要大量的冷却反应堆用水。
2021年9月,风力发电骤减,辽宁电力供应缺口增至严重级别,导致广泛启动限电措施;2021年夏天,欧洲北海因长时间超高压异常天气,海上风速大幅下降,导致风力发电减少,触发了欧洲多国出现限电、抢油、气荒的能源危机,受风力不足影响,2021年欧洲地区风力发电量同比下降4%。
2022年,全球多地的极端干旱事件再次扰动水力发电供给。9月1日,据《彭博社》报道,美国破记录的西部大干旱,使得加州拉响一级能源紧急警报。干旱使得加州水电大幅减少,加州出现较大幅度电力缺口,不得不重新放宽燃气发电厂的环保规定。巴西方面,中部大干旱使得能源供应受到挑战,电力持续紧张。
中国方面,7月以来的高温以及南方降水减少,使得四川等省份水力发电明显减少,并一度引发限电限产。欧洲方面,今夏高温不退、干旱严重,也对电力生产带来严重的影响,根据挪威一家能源咨询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欧洲今年前7个月的水力发电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了两成,核能发电量则减少了12%。
3.2 需求端,极端天气加剧用电和燃气需求
近年来,受拉尼娜现象影响,极端高温和极端低温等极端天气事件在全球频发,对各国的用电负荷带来挑战。
2020-2021年欧洲经历冷冬,取暖需求上升,天然气库存快速消耗,降至历史低位,能源价格随之飙升。欧洲气象观测数据显示,2020年12月-2021年5月期间,欧洲许多国家各月最高温度较往年同期平均温度要低2-5度左右,冷冬推动欧洲取暖需求上升。从欧洲天然气库存数据看,2020年-2021年之交的冬季,欧洲天然气库存出现明显消耗。2021年9月底,欧洲天然气储存设施的负荷水平仅为74.7%,为2011年最低水平。
天然气过度消耗下,2021年8月以来,欧洲天然气价格高位运行。根据欧洲天然气交易基准荷兰天然气交易中心(TTF)的数据,2021年11月欧洲天然气批发价格约为2020年同期的6倍。受气价推动,欧洲的电力价格随之飙升,德国、法国、英国、西班牙等地电价均处于历史高位。
今年夏季,极端高温导致部分国家或地区居民用电需求大增,电力短缺困境进一步加剧。欧美方面,今年夏季的高温使得欧洲电网接近崩溃,电价疯狂上涨,根据泛欧洲的电力交易所Nord Pool的数据,8月18日,欧洲电力系统均价为每兆瓦时322.28欧元,其中立陶宛以每兆瓦时571.88欧元的价格领先全欧,德国、瑞士、法国等国家紧随其后,价格都在550欧元每兆瓦时以上,即每度电达到0.55欧元,其中德国的基准负荷电力价格为563.76欧元每兆瓦时,比去年同期上涨了约500%,比俄乌冲突前200欧元以下的价格也要贵近两倍。
中国方面,今年6月以来,高温影响下,全社会用电量持续高增。今年7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3%,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长26.8%,是全社会用电量高增的主要贡献。季节性来看,7月全社会用电量显著高于历史同期表现。
3.3 本质来看,极端天气放大了能源系统的不稳定性
极端天气事件存在放大效应,尤其在能源系统稳定性下降时这种放大效应会加剧,甚至演变为危机。2021年9月份,世界经历了一场大规模的能源危机,欧美天然气、动力煤、原油等能源品价格纷纷涨至历史高位,不仅如此,能源价格的上涨,还大幅推升了欧美电力价格,进一步加剧能源危机冲击。从能源保障体系来看,极端天气现象暴露了欧洲能源体系本身的缺陷。
第一,欧洲自身能源禀赋较匮乏,传统能源仍占能源消耗结构较大比重,且能源供应对外依赖度较高。在欧洲的能源储量结构中,传统化石能源(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在全球占比不足2%,而对比能源消费结构,欧洲的传统化石能源消费与能源生产存在巨大缺口,能源严重依赖进口,因而随时可能会面临能源被人“卡脖子”的困境。截至2021年,欧盟天然气自给率为11.1%,原油天然气自给率为3.6%,原油和天然气很大程度依赖进口。因此,欧洲能源保障体系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受能源出口国的条件限制。
第二,欧洲能源转型过快,传统化石能源退出过早,存在激进脱碳的现象,导致能源结构不均衡和能源供给不稳定。自2000年以来,欧洲大力推动清洁能源发展,逐步抛弃煤炭、天然气以及核能。德国方面,2019年德国政府计划2038年关闭所有的燃煤电厂,最终目标是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要提供65%至80%的电力;英国方面,清退煤电的步伐更快,原本计划在2025年关闭所有燃煤电厂,在今年早些时候又将这一目标提前到2024年,但英国并未放弃核能;法国方面,则是西欧能源革命中最激进的领头羊,计划在2021年底彻底淘汰煤电(受能源危机影响,2022年3月法国重启部分煤电厂),但其发电结构中严重依赖核电,2020年法国核电站供应了70.6%的电力。
从清洁能源发展来看,欧洲也确实走到世界前列,清洁能源占比在其发电结构中与日剧增,已逐步超过化石燃料发电占比。从发电能源结构来看,欧洲国家发电所耗用能源中,清洁能源占比明显高于其他地区。2020年欧洲的清洁能源(可再生+核能+水电)使用量占比高达62.3%。
然而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同时受到季节和极端天气的双重约束,这使得可再生能源渗透率增加的同时稳定性减弱。此外,传统化石燃料对外依赖度较高,从而进一步限制了能源供应渠道的多样性和弹性。
因此,在极端天气影响之下,欧洲能源系统的供给不稳定效应被放大,频频发生能源危机。极端天气事件的出现有一定的周期性,并非只在特定年份出现。但从近年来极端天气对能源系统的影响来看,其影响效应明显被放大,在某种程度上了已超出供需两端所能解释的范畴。
为应对能源危机,欧洲短期内开始重返化石能源,多国选择重启煤炭发电,从而推升了煤炭、天然气等能源的需求,导致相关能源价格飞快上涨。2021年9月份,极端天气影响之下,欧美天然气、动力煤、原油等能源品价格纷纷涨至历史高位,电力价格也急剧拉升,加剧能源危机冲击。今年以来,俄乌冲突下,欧洲能源供给进一步受限,能源涨价压力再次凸显,能源危机愈演愈烈。
四、极端天气并不是粮食危机的直接诱因
粮食生产作为借助自然体的一种社会活动,除受各种社会经济环境和政策因素影响外,还受各种自然因素如气候变化、极端天气事件等影响。近年来气象灾害已成为影响全球粮食生产波动的主要因素。
今年以来,极度高温、极端降水、极度干旱事件在全球频发,一定程度上对全球粮食生产造成了影响。根据8月23日《华尔街日报》的报道,今年从美国加州到欧洲再到中国,旱情席卷整个北半球,全球粮食被迫减产,粮价或进一步被推升,并加剧全球粮食供应紧张局面。
美国方面,截至8月16日,处于干旱的玉米、棉花、大豆、春小麦和冬小麦产区占比分别为28%、61%、24%、18%和56%,这将导致相关农作物产量受损;欧洲方面,受干旱影响,德国小麦产量预计将下降10%左右,法国的软质小麦和硬粒小麦的产量将分别下降4%和14%,作为玉米出口大国的罗马尼亚预计干旱将使玉米减产35%左右,意大利的干旱已经危及水稻种植预计损失30%;中国方面,出现旱情的中部和西南部地区,2021年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4。
虽然粮食产量受到极端天气的影响,但是粮食价格并未产生过大的波动。虽然北半球的干旱可能造成北半球局部区域粮食的减产甚至绝收,但是整体上影响可控。受年初粮价大幅飙涨的刺激,欧美国家今年纷纷扩大粮食的种植面积,今年干旱所造成的粮食减产将削去扩大耕种所带来的增产预期,粮食产量大幅减产的可能性不大。
从粮价走势来看,6月以来,粮农组织谷物价格指数持续回落。该指数于2022年3月升至170.1点,为1990年开始编制指数以来的最高值,8月回落至145.2点,9月略有回升,但从走势来看,6月的极端高温与干旱天气对谷物类价格影响并不大。
因此,我们认为,极端天气事件在短期或许会扰动全球粮食产量,但并不是导致全球粮食危机的主要诱因。全球粮食危机往往与地缘政治、石油危机等叠加产生,其背后也离不开美国粮食霸权的影响。
4.1 极端天气短期影响粮食产量,但不是危机的直接诱因
极端天气发生往往是局域性的,其短期会影响到局部地区的粮食供给,但通过农业技术进步与全球粮食贸易,可大幅减弱极端天气对全球粮食生产与粮食价格的影响。
一方面,二战之后,各国开始恢复粮食生产,通过先进农业技术不断提高粮食产量,当前世界粮食产量足以养活全球人口。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2015年以来全球粮食产量持续稳定在28亿吨左右,全球粮食产需基本平衡。今年以来,受俄乌冲突、极端天气和疫情的叠加影响,2022年10月,美国农业部将2022年全球谷物产量的预测从4月的27.93亿吨下调至27.47亿吨,比2021年12月预测的产量低1.6%左右,全球粮食产量并未出现大的减产危机。
另一方面,从世界粮价和粮食产量间关系来看,二者相关性并不强。虽然极端天气影响粮食短期产量,但并不足以引发粮价过度波动。
从1960年到2021年,世界粮价和粮食产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仅为0.17,并没有显著的因果关系。粮食的生长周期一般在一年以内,当局部地区由于天气问题出现减产时,粮价短期上涨便会刺激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增加粮食产量、平抑粮食价格。若没有其他问题催化,极端天气导致的粮价上涨并不会持续较长时间,也就很难导致粮食危机。(见2022年5月30日外发的报告《从美国粮食霸权到全球粮食危机——<大国博弈>系列第二十二篇》)
4.2 粮食供需区域性矛盾突出,使其容易受到外部扰动
从深层次看,粮食生产和出口国高度集中,而消费和进口国呈分散状态,粮食供需区域性矛盾突出,这种供需格局容易受到外部扰动。
从全球粮食贸易来看,四大跨国粮商(嘉吉、邦吉、ADM和路易达孚占据全球粮食交易的大头,巅峰时曾经掌控着全球80%的粮食交易量。
在美国推行粮食霸权过程中,全球粮食贸易充满金融属性,这使得全球粮食供应极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例如疫情、地区冲突、国家政策变动、物流受阻等因素,都会加大粮价的波动,甚至于形成蝴蝶效应。尤其是,在当前“逆全球化”趋势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将打破原有的粮食路径依赖,加剧全球粮食动荡格局。
20世纪70年代以来,历次粮食危机的发生,大都是多种因素叠加的后果,但背后都有美国的身影。
1973年粮食危机中,由石油危机引发全球粮食危机,其直接原因与美国谋求石油霸权相关;
本世纪初,由伊拉克战争引发全球粮食危机,其直接原因与美国转嫁经济危机以及干涉中东事务相关;
2008年粮食危机中,美国成功地借助生物燃料、期货市场,将油价、美元资本与粮价深度捆绑,再度享受粮价上涨带来的政治、经济利益;
今年以来,俄乌冲突下,美国及其盟友还对俄罗斯一再加码经济、金融制裁,严重阻碍俄乌两国粮食生产和出口,加剧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堵塞,导致国际粮食和能源价格飙升,全球粮食市场遭受巨大冲击。
4.3 全球粮食危机尚存,粮价或仍处高位震荡
随着乌克兰被允许从黑海出口粮食之后,今年三月以来的全球粮食危机担忧有所缓解,全球食品价格指数也持续回落。尽管如此,全球对粮食供应的担忧还没有完全放下。在俄乌冲突持续、海外高通胀以及能源危机等多因素叠加之下,全球粮食危机并没有结束。在这场危机中,极端天气显然不是诱发因素,其背后更多是复杂因素的叠加。
一方面,当前全球化肥供应紧缺,价格持续上行,或进一步推升粮食价格。今年俄乌冲突之下,欧洲天然气供应短缺,持续冲击欧洲的高耗能产业,欧洲许多化肥厂纷纷宣布减产或停产。仅在今年7月份,欧洲就有10家化肥厂关闭或减产。近期全球化工龙头企业巴斯夫以及两家波兰公司也加入削减产量行列,这意味着欧洲约38%的关键化肥原料的产能正被削减,全球化肥价格未来或进一步攀升,这将严重打击巴西等严重依赖化肥进口的国家,进而影响粮食产量。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首席经济学家阿里夫·侯赛因(Arif Husain)也指出,如果当前化肥紧缺的情况得不到解决,可能会演变成一场粮食供应危机。国际化肥协会(IFA)指出,今明两年全球化肥供应压力仍存,肥料价格将维持高位。全球农民或将在下一季将化肥使用量减少约7%,刷新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而这可能会减少农作物产量,致使全球粮食危机愈演愈烈。
另一方面,近期主要粮食出口国的出口管制行为,加剧了粮食供应的不稳定性。5月,印度宣布禁止小麦出口;9月8日,印度宣布,自9月9日起将对除蒸谷米和印度香米外的大米征收20%出口税,并禁止碎米出口,由于印度出口大米占全球的40%左右,因此这一政策的宣布无疑会对全球大米供应产生重要影响。
此外,在俄乌冲突持续的背景下,乌克兰粮食出口协议能否延长也为粮食危机埋下伏笔。10月5日,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顾问波多利亚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乌克兰、俄罗斯、土耳其、联合国于今年6月达成的粮食出口协议将于11月到期。目前乌方正就延长协议同土耳其和联合国进行谈判,并未与俄方进行直接接触。他并未表明乌方对谈判前景的看法,但表示谈判进程很艰难。
五、未来,极端天气事件或不再“极端”
5.1 未来,极端天气事件或不再“极端”
未来,极端天气事件或不再“极端”。世界气象组织认为,受气候变化影响,预计未来极端高温将出现得更频繁、更强烈。如果温室气体排放继续上升,全球变暖幅度将会更大,目前所经历的只是“未来的预兆”。英国气象局科学家尼科斯·克里斯蒂迪强调,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正在迅速增加,极端天气事件“正变得越来越普遍,到21世纪末,它们将不再是极端事件”。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对近100年来夏季极端高温天气的频度和范围进行了统计分析。从下方图表可以看到,上世纪90年代以后,极端高温发生次数越来越密集,受极端天气影响的地区范围也越来越广,在过去的30年里,美国西南地区极端高温的足迹已经快速增长。按照下图的趋势,过去百年一遇的高温干旱,以后甚至会隔三差五就要来一次。
高温天气或将成欧洲夏季的“标配”。2022年7月19日,面对席卷欧洲的热浪,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彼得里·塔拉斯表示,高温天气或将成为欧洲夏季的“标配”,气候变化引发的负面趋势将至少持续至2060年。英国格兰瑟姆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所主管鲍勃·沃德也表示,至少在未来30年,将看到热浪变得更加强烈和频繁。
格兰瑟姆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所主管鲍勃·沃德表示,自19世纪后期以来,由于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全球平均气温一直在上升,这种累积将继续下去,直到有效地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这种情况)最早可能发生在2050年,但这确实意味着在接下来的30年里平均气温仍会上升,极端天气还会增加。因此至少在未来30年,我们将看到这些热浪变得更加强烈和频繁。
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也预测,人类遭受极端天气事件的概率将随未来全球气温升高的程度而不断扩大。当全球气温分别控制在比工业化之前水平高1.5℃、2℃和4℃时,世界每十年遭受极端高温事件的概率是工业化前的4.1倍、5.6倍和9.4倍;遭受极端降水事件的概率是工业化前的1.5倍、1.7倍和2.7倍;遭受极端干旱事件的概率是工业化前的2.0倍、2.4倍和4.1倍。
近十年我国或已进入极端暖湿格局。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发布《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2)》指出,1961~2021年,中国极端强降水事件呈增多趋势;1990年以来,极端高温事件明显增多,登陆中国台风的平均强度波动增强。其中,2021年,中国平均暖昼日数为1961年以来最多,2022年,中国经历1961年最强区域性高温过程。1991-2021年,中国气候风险指数平均值(6.8)较1961-1990年平均值(4.3)增加了58%。
极端热方面,近10年为有记录以来最暖的10年。1961年以来,我国年均高温日数呈增多趋势,尤其近10年偏多现象更多为明显,其中有7年较常年偏多四成以上。高温极端性也在增强,从反映高温强度和范围的极端高温指数来看,1961年来中国平均极端高温指数每十年增加0.21℃。
极端暖频发的同时,我国极端冷事件依然存在,统计来看,中央气象台近10年间平均每年发布的寒潮预警30至60个,寒潮、强冷空气强度也并未减弱。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全球中低纬度和高纬度的热量交换加剧,气温的剧烈震荡和阶段性冷事件层出不穷。
极端降水方面,数据统计显示,1951年以来,我国平均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尤其2012至2021年是近70年来历史上最湿的十年。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表示,从多年气候数据上来看,我国平均降水日数显著减少,但暴雨站日数明显增多,累计暴雨强度明显增加,平均每十年增加4%。我国遭遇的过程性极端降水天气正越来越频繁,单点、局地的极端降水事件也更加极端。2016年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暴力梅”,长江中下游和太湖流域全线超警;2020年的“超级暴力梅”刷新1961年来的梅雨量和梅雨天数纪录。
此外,极端湿不仅体现在陆上降水,海上台风也呈现出更多极端特点。中央气象局统计显示,近年来登陆我国的台风中,台风及以上强度的台风变多了,尤其2004年以来的强台风及以上强度共39个,占总数的近七成(68%)。中央气象台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首席预报员高拴柱表示,1949年以来近海加强的台风并不多见,但近10年来出现的频次较之前明显更高。
5.2 若“三峰”拉尼娜来袭,能源与粮食市场如何演绎?
今年冬季,拉尼娜现象或再现,8月世界气象组织预警本世纪首次“三峰”拉尼娜现象。8月31日,世界气象组织(WMO)在其最新《厄尔尼诺/拉尼娜通报》中称,始于2020年9月的拉尼娜现象很可能至少持续到2022年年底,成为本世纪首个“三峰”拉尼娜现象,连续跨越北半球的三个冬季,同时也是南半球的三个夏季。具体来说,目前的拉尼娜现象将在未来6个月内持续,持续到2022年9-11月的可能性有70%,但这一可能性将在2022年12月-2023年2月逐渐下降至55%。
WMO的最新通报还表示,2022年7月中旬至8月中旬,随着信风增强,热带太平洋地区的拉尼娜条件有所加强,影响了气温和降水型态,加剧了全球不同地区的干旱和洪水,因此导致了今年夏季全球多地高温干旱的天气现象。
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也预测高概率出现拉尼娜现象。9月12日,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在其更新的报告《厄尔尼诺-南方涛动,近期演变、现状及预测》中称,2022年9月-11月,拉尼娜现象产生的概率将达91%,2022年11月-2023年1月,其概率降至80%,随后到2023年1月-3月,其发生概率下降至54%。
10月11日,国家气候中心称,当前正在持续的拉尼娜事件将延续到2022—2023年冬季。同日,日本气象厅称,今年拉尼娜现象持续到北半球初冬的可能性为90%,贯穿整个冬季的可能性是60%。作为对比,日本气象厅9月预测拉尼娜持续到北半球初冬的几率为70%。
在当前复杂国际形势下,全球能源系统、粮食系统的稳定性在下降,这将放大极端天气对能源、粮食价格的影响,持续推升海外通胀水平,从而加剧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在IMF于10月11日发布的报告中,维持了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3.2%的预测值,但将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下调0.2个百分点至2.7%。
对于能源系统来讲,若今冬拉尼娜再次来袭,可能加剧市场对冬季能源短缺的担忧。若今年冷冬预期兑现,海外能源需求或进一步上升,从而推升能源价格。
一方面,2021年的极端寒潮天气已经给许多国家能源系统带来了压力,日本方面,2021年冬季取暖需求激增,导致其液化天然气(LNG)库存减少;欧洲方面,2021年的冬季过冷过长,导致天然气消耗过多,2022年夏季高温又进一步推升了用电需求,因此储备不足;
另一方面,俄乌局势短时间内难以缓和,能源供应风险仍存,欧盟对俄原油禁令将于12月5日生效,这些因素会进一步加剧极端天气对能源系统的影响。
对于农业系统来讲,拉尼娜现象主要对农作物生产种植产生影响,尤其表现在小麦与大豆。历史上看,拉尼娜现象导致的冷冬会影响到大豆、小麦的种植进度,进而影响其价格。但从今年冬季来看,尽管存在拉尼娜风险,但是主要粮食产区受到的影响可能弱于上年。
巴西方面,10月9日,路透社调查显示,根据12家机构分析师预测的均值,巴西大豆产量将达到创纪录的1.5062亿吨,高于美国农业部9月份预测的1.49亿吨,同比增长近两成;美国方面,10月16日,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全国作物进展周报显示 ,美国大豆收获进度超出市场预期。大豆优良率也意外改善。在占到全国大豆播种面积96%的18个州,美国大豆落叶率96%,高于五年均值94%。
但我们认为,能源危机演化的化肥紧张以及俄乌冲突的不确定性才是未来一段时间粮食价格波动的主线。一方面,俄乌冲突之下,欧洲天然气供应短缺,持续冲击欧洲的高耗能产业,欧洲许多化肥厂纷纷宣布减产或停产,导致全球化肥供应紧缺,价格持续上行,或进一步推升粮食价格。另一方面,近期主要粮食出口国的出口管制行为,加剧了粮食供应的不稳定性。此外,在俄乌冲突持续的背景下,乌克兰粮食出口协议(将于2022年11月到期)能否延长也为粮食危机埋下伏笔,目前谈判并无进展。
六、风险提示
国际政治局势演化超预期,全球天气变化影响超预期。
七、附录:2021年来全球典型极端天气事件
截至2022年9月,2022年全球范围内已经发生了多起极端降水、极端干旱和极端热浪事件。极端高温在印度和巴基斯坦、欧洲、美国和东亚部分地区创下多个历史记录;巴西中部、美国西部与中国长江流域均产生不同寻常的大干旱;巴西东北部、欧洲多国还接连遭遇极端降水过程。
美国方面,2022年夏天美国各地区打破了300多项历史高温纪录。根据CNN对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数据的分析,自2022年6月1日至9月12日,从加州到缅因州,至少有356次报告称当地气温达到或超过该地区历史高温纪录。据CNN报道,目前美国中东部有超过1.25亿人生活在高温警报之中,多个城市刷新了高温记录,孟菲斯和圣路易斯市更是收到最高级别的高温警报。
欧洲方面,今年夏季高温热浪持续肆虐欧洲,部分国家气温历史性突破40摄氏度。2022年6月以来,欧洲多地发生了两次严重的热浪,在此期间欧洲气温打破了一系列历史温度记录,法国经历了有史以来最早到来的40摄氏度。
中国方面,今年极度高温事件达中国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最强。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监测评估,从今年6月13日开始至今的区域性高温事件综合强度,已达到1961年中国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强。据中央气象台统计,7月21日以来,40℃以上高温天气影响12个省(市),影响范围约107万平方公里,其间共有155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日最高气温达到或突破历史极值。
极端降水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巴西东北地区强降雨事件。2022年5月下旬以来的降雨过程较常年同期偏多1倍以上,为1980年以来第三多。2022年2月15日,巴西里约热内卢州彼得罗波利斯市骤降暴雨,短短6小时内,该地降水量达260毫米。巴西气象学家谢鲁契表示,这是当地近90年来最大雨量,高于以往2月一整月的降雨量。事实上,自去年12月以来,巴西东北部、东南部等地频降暴雨,并多次触发洪水和山体滑坡灾害。
5月下旬以来,巴西东北部遭遇暴雨侵袭,其中伯南布哥州持续6天出现暴雨,阿拉戈斯州3天累计降雨量超过250毫米。6月10日,来自国家气候中心的数据显示,与常年同期相比,巴西多地降雨量偏多1倍,部分地区偏多两倍以上。整体来看,本轮巴西东北部灾区5月下旬以来的平均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1倍以上,为1980年以来第三多。
与巴西东北部强降水形成对比的是,巴西首都巴西利亚正经历严重的旱情。截至9月15日,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已连续131天无降水,在2010年,巴西利亚曾经历130天内无降水的情况。受到旱情影响,巴西利亚近来火灾频发。巴西利亚消防部门称,仅在9月14日当天,就发生了82次火灾。巴西当地媒体称,在9月5日到12日之间,巴西利亚国家公园有超过4000公顷的森林被烧毁,毁林面积约占公园总面积的十分之一。
极端干旱方面,2021年以来的美国西部大干旱已持续到今年8月。2021年6月以来,美国西部地区正在经历一场严重干旱,截至2022年8月,美国西部干旱持续时间已创下22年来的美国记录。2021年6月,据央视新闻消息:“美国西部遭遇了史无前例的干旱天气。美国干旱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全美约有40%的地区正在经历干旱的状况。而在美国西部,约有88%的地区处于干旱之中,加利福尼亚州、亚利桑那州、犹他州和内华达州的旱情比其他西部州更为严重,部分地区达到了异常干旱的程度。受干旱天气影响,美国最大的水库——米德湖的水位已经降至上世纪30年代以来的历史最低位。”
今年以来,美国西部干旱状态持续。美国干旱监测数据显示,截至8月30日,美国西部约70%的地区处于干旱状态,美国全国范围内处于中度(D1)至异常干旱(D4)的区域从7月底的51.4%下降至8月底的45.5%,但仍然处于较严重的干旱状态。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统计,在2022年8月30日之前的101周里,40%或更多的美国本土遭受中度干旱或更严重的干旱,创下22年来美国历史记录,之前的记录是连续68周大干旱(2012年6月19日至2013年10月1日)。
2022年7月以来,我国长江流域中旱及以上等级干旱日数45.6天(截至9月28日),较常年同期偏多31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中旱及以上等级站数涉及667个站,占全流域的96%,影响范围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大。
国家气候中心表示,9月以来,南方再次出现了两次区域性高温过程。其中9月5日至13日的区域高温过程综合强度达到特强,这两次高温过程加剧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象干旱,增加了当地的供电压力,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