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货 - 综合资讯 - 正文

高温、强降雨天气的负面影响将逐渐散去

来源:广州期货 2022-06-23 10:52: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高温、强降雨天气的负面影响将逐渐散去)

摘要

南涝北旱:因此根据国家气候中心汛期滚动预测会预计,在6至8月份,我国整体的区域性以及阶段性旱涝灾害突显,也多将出现极端天气事件,气候的变化概率增大。南方提前进入汛期:华南、江南仍将有强降雨出现,今年我国主汛期以及局部区域梅雨季提前到来,极易出现持续性的降水情况,从而引发城市内涝、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等次生灾害。而当前已明显向北移动,东段已到长江流域一带。未来需警惕长江中下游一带出现短时强降雨以及局部暴雨。北方气象干旱持续发展:天气河南、山东中西部、苏皖北部、甘肃东部、宁夏、陕西北部等地气象干旱持续发展。其中,华北西部和中南部、黄准等地持续干旱天气或在6月底后逐渐缓解。

对农产品的影响,当前局部地区的强降雨及高温天气对夏收作物影响相对有限,但会不利于部分区域的春播以及夏播作物的生长。目前重点在于夏粮夏收,因天气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天气的变化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情况。因此今年为避免去年秋汛极端气候而导致的灾害发生,农业农村部联合我国气象局,在收割前便提前发出预警,召开多次会议、提出多项措施以及方案等加快今年的夏粮抢收工作,确保夏粮丰收。且多地小麦的夏收工作已基本进入尾声,天气影响相对有限。但短期内江西大部、湖南中南部、广东北部、广西北部、贵州南部仍会持续降雨,华北黄淮等地高温天气持续。或会影响水稻、玉米等夏播作物的生长。虽然与往年相比,今年部分地区出现阶段性高温以及持续性降雨情况,尚未达到持续性异常的特征,但仍需警惕后续极端天气事件出现。

对户外建筑施工的影响,高温及降雨对建筑施工的在7月预计环比及同比减弱。从6月来看,广州、厦门、南昌等地提前进入汛期的迹象明显,从建材成交来看,广州在需求受到疫情影响后置的情况下,在6月建材成交量出现明显的环比下滑。据中国气象爱好者公众号,6月25日晚间起,随着副热带高压的再度西伸北抬,以及青藏高原低涡的东进,北方将形成一条强大的主雨带,困扰多日的干热高温有望真正离去。在低涡撞副高的过程中,华北平原有可能生成一个强大的气旋。6月23日的黄淮海地区,6月26日以后的整个华北平原,都需警惕超预期的强对流和暴雨。而华东及华中地区,江苏中南部、上海、浙江北部、安徽中南部、湖北等地。这里今年“空梅”的可能性不算大,但梅雨极其不典型、草草开始并草草结束的可能性,已经出现了。目前看,除广州等三城市外,其他城市连续强降雨迹象并不明显。

一、国内气象近况及未来预报

据中国气象局官方数据显示,6月以来,南方强降雨不断,华南、江南等多地发生洪涝灾害。且未来一段时间华南、江南仍将有强降雨出现,随着雨带东段的不断北抬,长江中下游地区也将出现强降雨。而华北西部和中南部、黄准等地仍维持高温天气,日最高气温有35至38℃,局部地区可达40℃左右,且未来几日干旱仍将延续。河南、山东中西部、苏皖北部、甘肃东部、宁夏、陕西北部等地气象干旱持续发展。

从我国近两个月整体气象来看,进入5月底后主汛期我国气候状况为一般到偏差,同时今年江南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季整体提前。因此根据国家气候中心汛期滚动预测会预计,在6至8月份,我国整体的区域性以及阶段性旱涝灾害突显,也多将出现极端天气事件,气候的变化概率增大。同时据气象局专家预计,今年的主雨带前期在华南两广地区,而当前已明显向北移动,东段已到长江流域一带。未来需警惕长江中下游一带出现短时强降雨以及局部暴雨天气。华北西部和中南部、黄准等地持续干旱天气或在6月底后逐渐缓解。

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二、主汛期叠加梅雨季提前,警惕自然灾害频发

汛期一般是指江河连续涨水的时期,因此地理位置不同各地进入汛期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南方地区一般入汛时间会偏早,在4月至5月份左右;北方则多在6月至7月份之后,而全国的主汛期是在6月至8月。梅雨季则是一种地区性的气候现象持续阶段,主要出现于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华南部分区域。一般是在每年的6月中旬入梅,7月上旬出梅,通常发生在南海夏季风爆发之后,并且伴随着持续阴雨、高温和高湿的气候特征。

但今年春季以来,受赤道中东太平洋拉尼娜事件影响,我国华南前汛期、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西南地区雨季、江南梅雨和长江梅雨开始时间均较以往时间偏早。首先从汛期降水方面来看,由于我国今年主汛期气候状况为一般到偏差,因此预计夏季黄河流域中下游、海河流域、辽河流域、淮河流域降水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多,那么暴雨过后也很可能会出现严重的汛情。北方地区如东北地区南部、华北、华东北部和中部、华中北部和中部等地也会出现多雨情况,也会导致江河水位上涨。从下图今年湖北以及河北的水库水位数据也可明显看出,水位高于往年同期水平,并且超出往年水位的1%-2%。其次从梅雨季来看,据我国的气候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我国江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都在5月29日进入梅雨季,分别较往年早了11天和16天。对于入梅的判定标准主要综合了梅雨气象要素和大气环流系统两方面进行分析,首先两个地区日平均降水量都达到了2毫米,其次日平均气温均超过22℃,在6月初也将稳定维持。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中湖北以及华南地区的广东为例,从两地的降水量来看,降水高峰期均出现明显的前置情况。

在我国主汛期以及局部区域梅雨季提前到来,极易出现持续性的降水情况,从而引发城市内涝、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等次生灾害。各地也需要提前加强防范措施,尤其是当前正处于我国夏种夏收以及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气象变化也变的尤为重要。

数据来源:Wind 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同花顺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三、气候条件对夏粮夏收的影响

进入6月份之后,是我国冬播作物的关键收获阶段、夏种作物的关键种植期以及春播作物的重要生长阶段。而众所周知,天气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天气的变化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情况。首先从当前夏收来看,我国最大的小麦主产区黄淮海麦区,已经进入了夏收的高峰期,主要包括河南、江苏、山东等地。据农业农村部最新收割进度显示,截至6月5日,全国已收获小麦1.21亿亩。去年冬天我国冬小麦播种面积为3.36亿亩,主要分布在黄淮海长江中下游、西南等地区,因此当前收割进度已近一半,逐渐进入收割后期,更需要警惕大风、暴雨及干热风等影响产量的气象出现。当前天气预报显示,河南、山东和安徽等地仍会出现间歇性高温天气。因此农业农村部和中国气象局也联合发布了冬小麦干热风灾害风险预警,以确保夏粮丰收。其次,从我国当前春播作物生长情况以及夏播作物来看。当前河南、安徽和山东等地的间歇性高温天气或不利于夏玉米和夏大豆的播种。而北方地区吉林、辽宁、黑龙江西部等地今夏降雨偏多,但也容易导致部分地区出现土壤过湿的状况,且内蒙古东部、黑龙江南部、吉林等地气温仍持续偏低,土壤积温不足使得局部地区农作物出苗偏慢。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四、对户外建筑施工的影响

随着我国各省市地区疫情逐渐缓解,从而全面推进复工复产,而不利的气候条件将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工程施工进度以及生产进度等。不利的气候条件主要包括暴雨、大风、高温等,其中雨季时的持续性降雨或雷电暴雨天气,会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在建工程的停工。例如,由于今年疫情原因,需求后置明显,而2022年6月份广州出现连续的强降雨,主流贸易商建材成交量环比出现较大降幅,工地户外施工较大影响。同样的影响,同时出现在厦门、南昌等地区。

据中国气象爱好者公众号,6月25日晚间起,随着副热带高压的再度西伸北抬,以及青藏高原低涡的东进,北方将形成一条强大的主雨带,困扰多日的干热高温有望真正离去。在低涡撞副高的过程中,华北平原有可能生成一个强大的气旋。6月23日的黄淮海地区,6月26日以后的整个华北平原,都需警惕超预期的强对流和暴雨。而华东及华中地区,江苏中南部、上海、浙江北部、安徽中南部、湖北等地。这里今年“空梅”的可能性不算大,但梅雨极其不典型、草草开始并草草结束的可能性,已经出现了。整体来看,7月份天气对户外施工的影响有望环比及同比均减弱。

数据来源:同花顺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同花顺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