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货 - 综合资讯 - 正文

新湖期货:五一假期全球宏观综述

来源:新湖期货 2022-05-05 16:58: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新湖期货:五一假期全球宏观综述)

各位投资者,五一假期结束,为了方便投资者更好地了解五一假期期间海内外市场的最新动态,我们将假期期间海内外市场主要事件、全球资产价格、市场表现梳理如下,供投资者参考。

海外市场回顾

全球资产波动加剧,表现分化:五一假期期间(4.29-5.3),全球通胀压力继续凸显、强化货币收紧预期,10Y美债利率一度破3%;叠加地缘局势再起风波,推升美元指数快速上行,主要股指波动加剧。整体看,全球看,美欧经济滞胀格局进一步加剧,全球PMI延续下滑,美联储加息预期变化不大,俄乌局势不确定性仍强;国内看,PMI全线回落,假期消费明显较弱,物流梗阻有所好转,政治局会议信号偏积极;全球大类资产中黄金价格下跌,美元指数上涨,非美元下跌,全球股市大体下行。

从假期事件上看,期间海内发生事件不少。先是国内方面,国内PMI大幅低于市场预期,供需双弱,结合政治局会议看,会议释放了明确的“稳信心、稳预期、稳市场”决心,政策底进一步确认,短期也有望吹响“反转的号角”,但具体要看政策的实际落地情况,经济以及市场底可能仍需要磨。会议最大看点:松地产(表态更积极)、扩基建(首提全面加强基建),疫情防控很可能会逐步优化,也会进一步强化政策落地,关注“增量工具”。海外方面,俄乌局势不确定性仍强,战争、制裁、反制均在继续;美欧经济滞胀格局进一步加剧;全球央行周,美联储加速收紧,澳洲超预期加息;海外疫情持续好转,境外多地疫情管控放松。

假期海内外要闻:

疫情冲击下,PMI下行超预期,供需双弱。4月制造业、非制造业PMI为47.4%、41.9%,较上月分别回落2.1、6.5个百分点,考虑到4月疫情影响范围更广、防控力度更强,冲击也明显大于3月,本月PMI较大回落属于预期之内。4月服务业PMI回落6.7个百分点至40.0%,建筑业PMI回落5.4个百分点至52.7%,综合PMI产出指数回落6.1个点至42.7%,指向经济总体景气水平全面回落。结合4.29政治局会议最新表态,国家“稳信心、稳预期、稳市场”的决心很强,5.5%仍要努力实现,后续政策大方向仍是全力稳增长,短期紧盯“疫情防控优化、松地产、扩基建、抓落实”的进展。总体看,政策底已现,经济底、市场底继续磨。

受疫情在全国多地蔓延影响,五一假期客流量明显下降,观影等线下消费活动低迷。“五一”假期,全国铁路旅客发送数为954万人次、同比下降79.8%,海南省美兰机场旅客发送数共计6.8万人次、同比下降67%。以观影为代表的线下消费活动也明显弱于以往同期,“五一”假期前三天,全国观影597万人次、同比下降80.7%,观影人次下降的同时平均票价同比下降9.3%,使得电影票房收入同比下降82.5%至20.4亿元。结合PMI数据来看,月底公布的PMI指标已经显示比预期的更差,特别是服务业方面,因为受到大范围的封控,服务业PMI指数跌幅很大,不过这种态势随着疫情的缓和也会回升。PMI值的下跌反映的并非经济潜力出现了问题,反映的是疫情防控方面的力度。

欧美滞胀风险上升。5月2日,美国公布4月ISM制造业PMI数据。4月ISM制造业PMI录得55.4%,创2020年9月以来新低,低于预期57.6%。欧洲4月制造业PMI终值55.5,预期55.3,初值55.3;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22,初值-16.9;服务业景气指数13.5,预期13.8,前值由14.4修正为13.6;工业景气指数7.9,预期9.5,前值由10.4修正为9.0;经济景气指数105,预期108,前值由108.5修正为106.7.目前美国劳动力回归就业市场的弹性极弱,经济滞胀压力较高。受俄乌冲突掣肘,欧元区一季度GDP环比增速放缓至0.2%,多个成员国经济疲软。

美国、欧元区通胀压力“高烧难退”,进一步强化美联储、欧央行的政策收紧预期,紧缩进程或超预期。美国3月PCE同比6.6%,续创40年新高;核心PCE同比5.2%,较前月下降0.2个百分点。美国通胀或于3月(接近)见顶。欧4月调和CPI同比7.5%,再创新高;欧3月PPI同样创出新高。欧洲加速能源去俄化,令其通胀形势差于美国,暂时难言见顶。德国能源对俄依赖度最高,通胀形势最为严峻。4月28日,日本央行决定维持基准利率不变,并继续将10Y国债收益率控制在0%附近。5月3日,澳洲联储决定加息25bp至0.35%,超出市场预期的15bp.假期前后美联储加息预期变化不大,目前利率期货隐含了未来四次FOMC会议均将加息50bp,年底将加息至2.75-3.0%。但我们认为,随着美国经济放缓和通胀回落,下半年美联储货币政策立场大概率逐渐转鸽,市场加息预期也会有所降温,预计年内实际加息幅度将低于目前的市场预期。

5月5日北京时间2:00,美联储将公布FOMC会议利率决议。在4月,多位美联储高管已经给出5月FOMC会议中将会加息50BP的明示或者暗示,其中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4月25日表示将在利率方面采取稍快的动作,且会在5月的会议上讨论加息50BP.截至5月3日,根据CME美联储观察,5月会议上加息25BP的概率为0.7%,加息50BP的概率为99.3%。此外,根据3月议息会议纪要,美联储将于5月份开始缩表,缩表仍以到期不再投资方式进行,每个月缩表规模最高或达950亿美元(美债600亿,MBS 350亿)。

5月5日北京时间19:00英国央行将公布利率决议和会议纪要,此前,英国央行九名投票官员中,央行副行长坎利夫偏向鸽派,央行副行长布罗德班特和央行委员滕雷罗偏向中立,其余六名官员均偏向鹰派。继续加息概率仍高,受加息预期影响,5月3日,英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至1.9%以上。

4月29日欧元区HICP(调和CPI)公布,核心通胀率同比达到3.5%,超出市场预期。4月30日,欧洲央行管委霍尔茨曼表示支持在利率上迅速采取行动,预计将在夏季或秋季加息。5月1日,欧洲央行副行长金多斯表示加息将在购债结束后,7月是否加息取决于6月的数据和新的宏观经济预期。受超预期的核心通胀影响,市场对于欧洲央行在6月加息概率由27日的15%上行至29日的31.65%。

欧盟酝酿对俄石油实施进口禁令;欧俄双方加大相互制裁力度,俄乌地缘局势短期看不到缓和迹象。当地时间5月2日,德国总理朔尔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欧盟将在今年夏季停止进口俄罗斯煤炭,在今年年底前逐步淘汰俄罗斯石油,并将大幅减少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5月1日,德国经济和气候部长哈贝克表示德国已将俄罗斯石油能源进口的份额降至12%,煤炭降至8%,天然气降至35%。哈贝克表示,目前正在设法从其他国家进口石油和煤炭,“在夏末结束对俄罗斯原油进口的依赖是现实的(realistic)”。此前俄罗斯曾宣布从4月1日起要求外国买家以卢布支付俄罗斯天然气。4月27日俄罗斯能源巨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表示,已经完全停止对波兰和保加利亚天然气公司的供应,因为其拒绝满足支付卢布的要求。如果欧盟最终决定禁止对俄石油进口,或将对其经济增长造成不小打击,并进一步增添通胀压力。

除了上文提及的酝酿对俄实施石油进口禁令,5月3日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约瑟夫·博雷尔(JosephBorrell)表示,欧盟计划将更多俄罗斯和白俄罗斯银行排除在SWIFT支付系统之外,包括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等;预计欧盟的第六套制裁将进一步扩大“黑名单”,并对俄罗斯的石油供应实施部分禁运。

俄罗斯方面同样在加大对欧盟的制裁。当地时间5月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了一项法律,暂停了向欧盟,丹麦,冰岛,列支敦士登,挪威和瑞士公民实行的签证简化制度,将令许多欧洲公民的俄罗斯签证程序复杂化。当日,普京还签署了额外网络安全措施的总统令,限制俄罗斯信贷机构向外国提供银行客户、资产持有者、账户、交易等信息。

整体看,战争、制裁、反制继续,这些现象让市场看到的是俄乌问题越来越深化,越来越不可调和。乌克兰续命能力得到增强,导致双方的争斗的时间更加看不到能结束的时间点。

境外多地疫情管控放松。四月下旬以来欧洲多国放松防疫限制。塞尔维亚政府5月2日宣布,从5月3日零时起取消一切入境防疫限制措施。德国在4月24日取消对联邦议员的强制口罩令和3G(已接种、已康复、已检测)证明要求,在4月29日将确诊患者的隔离期限将缩短至5天。波兰在4月29日宣布,政府将在5月中旬取消“流行病状态”,届时防疫限制措施将更少。中国香港也在5月3日宣布,将从5月19日起放宽第二阶段社交距离措施,部分措施将提前在5月5日起生效。截至5月2日,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单日新增确诊病例(7日移动平均)为8.4万例、5.3万例、5.2万例、8842例,分别较一个月前下降57.0%、下降61.8%、下降25.5%、下降87.2%。香港地区单日新增确诊(7日移动平均)215例,较一个月前下降93.0%。

相比之下,美国疫情自4月下旬以来恶化,截至5月2日单日新增确诊(7日移动平均)6.2万例,较一个月前上升108.4%。前白宫新冠病毒应对协调员黛博拉·伯克斯在5月1日表示“应该为今年夏天美国南部可能出现的病例激增做准备”。

澳洲联储2010年来首次加息。5月3日,澳洲联储公布利率决议,将利率从0.10%的历史低点上调25个基点至0.35%,为2010年以来首次加息,市场预期为上调至0.25%。澳大利亚通胀在全球高通胀背景下未有幸免,一季度CPI同比达到5.1%,是2001年以来最高水平。澳洲联储主席洛威在声明中称,澳洲联储致力于采取必要措施,确保澳大利亚通胀回到目标水平,这将要求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进一步提高利率。

假期期间海外市场表现

(1)紧缩预期升温下;全球股市大厅下行,但美国三大股指上涨

(2)黄金价格大幅走弱;

(3)假期期间主要发达经济体债市收益率涨跌幅(BP)

(4)假期期间原油以及铜价格走势图

(5)美元走强,非美货币贬值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