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货 - 能源期货 - 正文

美油大跌逾2%不足为惧,今秋三因素或带动油价起飞

来源:汇通网 作者: 2021-09-10 09:55: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汇通网讯——9月10日亚市盘中,美油于68美元附近弱势整理,上日大跌逾2%录得两周来最大单日跌幅,此外8月录得今年来最大月度跌幅,不过9月初短暂站上70美元上方,此前OPEC+宣布继续按计划增产40万桶/日,在德尔塔变异株疫情导致全球多国封锁及可能引发经济衰退的忧虑背景下,这被视为利好油市的信号,未来几个月可能存在对原油市场市场产生积极影响的三大看涨触发因素。

(原标题:美油大跌逾2%不足为惧,今秋三因素或带动油价起飞)

周五(9月10日)亚市盘中,美国原油期货价格于68美元附近弱势整理,周四(9月9日)大跌逾2%,录得两周来最大单日跌幅,此外8月录得今年来最大月度跌幅,不过9月初短暂站上70美元上方,此前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盟友(OPEC+)宣布继续按计划增产40万桶/日,在德尔塔变异株疫情导致全球多国封锁及可能引发经济衰退的忧虑背景下,这被视为利好油市的信号。

根据OPEC+此前达成的协议,各成员国将自8月起逐月释放40万桶/日的产能直到年底,同时原本2022年4月到期的协议将继续延期到同年12月。未来几个月可能存在对原油市场市场产生积极影响的三大看涨触发因素。



1、美国页岩油预对冲收入将在2021年创新高


雷斯塔能源的一项分析显示,美国页岩气行业将在2021年实现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如果WTI期货继续强劲,今年的平均价格为每桶60美元,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价格保持稳定,生产商可以预期,在考虑对冲之前,碳氢化合物收入将达到创纪录的1950亿美元,此前1910亿美元的记录是在2019年。

估计包括二叠纪、Eagle Ford、Bakken、Niobrara和Anadarko地区所有致密油水平井的油气销售。仅二叠纪盆地今年就将从致密油活动中获得1100亿美元的预对冲油气销售额,而2019年为910亿美元。

然而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在2022年之前可能不会达到创纪录的水平,这是因为价值超过100亿美元的收入将被2021年的重大对冲损失所吸收。

好消息是,对冲损失在未来一年可能不会那么高,因为生产商不太热衷于使用它们。页岩油公司通常会在油价上涨时增加产量并增加对冲,以锁定利润。然而,疫情爆发后的疯狂反弹让许多人怀疑,这是否真的能够持续下去,并导致许多公司不再进行对冲。事实上,Wood Mackenzie跟踪的53家石油生产商只对冲了2021年预期产量的32%,远低于去年同期。

高盛坚定看涨油价,认为未来18个月将涨至75-80美元/桶,此外纽约能源对冲基金Again Capital合伙人John Kilduff认为美油将交投于75-80美元/桶,因汽油需求强劲。

2、主要新兴市场国家需求强劲复苏


在主要新兴市场国家重新开放经济后,其原油需求已开始显示出强劲复苏的迹象。由于进口配额短缺及新冠疫情封锁抑制了燃料消费和高库存下降,全球主要原油进口国对现货原油的需求已连续近5个月放缓,目前对现货原油的需求逐步走上复苏之路。

但分析人士现在表示,由于封锁限制的放松,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原油进口商正在加大采购力度,甚至支付更高的溢价,以确保从11月开始的供应。

3、原油市场供应紧张


美银美林大宗商品负责人Blanch认为,预计2022年国际油价会出现大幅上涨,我们对于每桶100美元的预期,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供需两方面的综合预判,以及预期OPEC将很可能在未来12个月到18个月内继续压制供应。

Blanch的乐观预测是华尔街主流银行迄今为止最大胆的,即使从长远来看也是有道理的。

尽管与石油需求峰值相比,石油供应峰值的讨论频率较低,但在未来几年仍有明显的可能性。尽管很少有人认真讨论,但在未来几年里,石油供应达到峰值仍是一个明显的可能性。过去,供给侧“石油峰值”理论大多被证明是错误的,主要是因为它的支持者总是低估了尚未发现的资源的巨大性。近年来,需求侧“石油峰值”理论总是高估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替代化石燃料的能力。

当然,当时很少有人能预测到美国页岩的爆炸性增长,在短短10年的时间里,全球页岩供应量从每天100万桶增加到每天200万桶。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页岩气危机很可能是引发石油供应高峰的原因。

2020年全球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将资本支出削减了34%,以应对不断萎缩的需求和投资者对该行业持续低回报的厌倦。这一趋势没有减弱的迹象:第一季度的发现总量为12亿桶油当量,这是7年来的最低水平。

北京时间09:53,美国原油期货价格报68.10美元/桶,跌0.06%,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报71.40美元/桶,跌0.07%。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