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商所银期合作多点开花)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把现代金融纳入产业体系,使金融回归本源,与实体经济紧密联系、互相支撑,包括期货市场在内的金融各专业市场迎来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近年来,大商所以银期合作等业务为抓手,推动期货业与其他金融各业建立更加紧密的共生关系,建设良好金融生态圈,合力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国家战略。
2017年,大商所继续鼓励期货公司会员与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合作,创新推出“1+N”银期合作模式,即以期货保证金存管业务为基础,与银行重点推进包括铁矿石期货国际化、“保险+期货+银行”、场外期权、商品期货指数及基金、标准仓单质押融资、场外互换业务、市场培育等方面的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银行助力大商所开创“保险+期货+银行”新模式
2016年以来,大商所累计支持推动“保险+期货”试点项目44个,累计支持资金近9000万元,对稳定粮食生产、保护农民利益起到了积极作用。为进一步创新完善服务“三农”模式,今年大商所尝试引入银行,探索“保险+期货”与银行融资相结合的新方向,推出“保险+期货+银行”模式。该模式是交易所、银行、期货公司、保险公司联合为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搭建的以融资、保险和期货为依托的风险管理平台,充分发挥各金融机构合力,有针对性地解决农业生产的资金问题,同时可以切实提高国家农产品补贴资金利用效率,真正做到支农助农。
“保险+期货+银行”的具体操作模式是,农户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参与“保险+期货”,收入得到保障,提升了在银行的信用水平,银行以此对通过信用评估、符合贷款条件、有融资需求的农户授信,并根据用款需求发放贷款,可以部分解决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资金问题。
“保险+期货+银行”模式得到了大商所各存管银行高度关注和积极参与,目前,中国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已对农户进行了授信。2017年7月,中国银行辽宁省分行在辽宁开展的“玉米收入险”试点项目,为铁岭县玉米芯新品种推广专业合作社提供150万元授信。8月,中国农业银行辽宁分行法库县支行为辽宁省法库县玉米“保险+期货”试点项目的一名参保农户提供优先放贷的便利,提供20万元农户贷款用于购置农机具。
银行加入“保险+期货”业务,有助于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提高农民贷款的可获得性和便利性。下一步,大商所将继续推广“保险+期货+银行”项目试点,形成由期货公司、保险公司、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共同参与的、综合性服务体系,有效解决农民种地的资金难题。
(责任编辑:DF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