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期间,油价一路走高,但在50美元/桶附近遭遇较强阻力。未来冻产协议的执行情况是关键,最终结果恐怕没有市场想象得那么乐观,加之下游需求已进入淡季,油价拐点将至。
虽然冻产协议推动国际油价曾一度反弹至50美元/桶左右,但在当前的供需格局下,高于50美元/桶可谓是“高处不胜寒”。
一是冻产折射出当前全球原油市场供大于求的本质,各产油国之所以提出冻结产量是因为全球石油供应增速远高于需求增速,冻产只是为了抑制供应过快增长,但不意味着减产。以OPEC为例,9月原油产量达到3364万桶/日,创下历史新高。如果11月开始实施冻产,那就意味着其产量冻结在历史最高水平线上,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应过剩的局面依然没有改变。
二是如果油价持续高于50美元/桶,被低价抑制的供应将加快释放的步伐。油价从年初的26美元/桶左右反弹以来,美国石油钻井数量便持续回升至428座,创下八个月最高水平。与此同时,全球海洋钻井平台数据也由年初的750座回升至835座,这表明各产油国的供应都有所增加。这意味着,如果俄罗斯和OPEC冻结产量,但非OPEC等产油国却会在高油价的刺激下增加供应。
另一方面,需求在下降。随着夏季汽油需求旺季结束,美国炼油厂裂解利润开始下降,这将导致炼油厂开工率逐步下调,炼油厂也将由此拉开秋季检修的序幕。10月亦是全球炼油厂的检修季,最新数据显示,各主要石油消费国的炼油厂开工率已由90%左右水平开始拐头下降。在此情况下,全球原油库存将重回上升格局,从而打压国际油价。历史数据亦表明,国际油价的年内低点一般都出现在10月。
此外,虽然9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如市场预期一般暂不加息,但是此次会议还传达着另一个信号,即12月份的议息会议加息可能性较大。从宏观经济数据来看,美国就业市场逐渐改善,通胀数据趋上,这为美联储加息提供了前提条件。根据历史数据统计,国际油价与美元指数一直维持0.8至0.9的负相关性。去年12月美联储加息之后,国际油价便走出一波暴跌行情。因此,一旦美联储加息,那么美元将会走强,而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将会遭到抛售,届时不排除国际油价再度暴跌的可能性。
虽然冻产协议达成超市场预期,但是盘面已有充分反映,未来市场应重点关注该协议的执行情况和基本面转变情况。由于OPEC组织内部存在各种利益分歧,因此冻产协议恐难严格执行,而历史经验也表明OPEC组织每次制定的产量限额都没有得到落实。例如,OPEC产量最高限额为3000万桶/日,但当前已高达3364万桶/日。即便严格执行冻产,但是在当前的供需格局下,全球原油市场依然是供大于求。此外,如果美联储在大选结束之后选择加息,那么国际油价将会被强势美元压制。
总之,在需求淡季来临之际,近期油价拐点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