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商品走势出现分化,品种涨跌互现,工业品强,农产品弱,黑色系继续大涨,铁矿涨3.28%,螺纹涨3.12%,动力煤涨2.72%,焦煤涨2.46%,热卷、焦炭等涨逾1%。此外,塑料涨4.80%,沪银涨3.86%,PP涨3.83%领涨商品,截止收盘,中汉综合指数上涨5.13点,报收638.24点,涨幅0.81%,指数整体震荡偏强。
目前螺纹钢基本面向好,供需错配继续主导当前市场,因此螺纹钢期价上涨基础仍在。首先,库存处于低位。截止到7月15日,Mysteel监测35个主要城市库存数据显示,螺纹钢库存为362.54万吨,较上月同期降44.07万吨;线材库 存为100.92万吨,较上月同期降9.35万吨;热卷板库存182.99万吨,较上月同期降2.39万吨;中板库存总量为86.6万吨,较上月同期降 0.22万吨;冷轧库存为119.05万吨,较上月同期降3.04万吨。五大品种合计库存852.1万吨,较上月同期降59.07万吨。钢材库存持续8周 下滑,创下年内最低水平,市场资源偏少给予钢厂提价底气。
今日塑料暴涨,从基本面来看,2014年,为了保障APEC会议顺利召开,政府对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实施停限产管控措施,换来了北京上空数日的蓝天,也引发了塑料期货的一波小反 弹。今年,杭州将在9月迎来G20峰会,停限产同样被提上议事日程。杭州及周边省市将更大力度地对印染、塑料企业进行停限产管控,力求实现“西湖蓝”。
随着G20峰会的临近,停限产的热度有增无减。此外,8月是PP淡旺季交接时段,加之7、8月停车检修较为集中,下游市场提前备货的可能性增大,现货需求或回暖。上述因素共振,又助于推升塑料期货价格。
不过,在去库存、去产能的时代,暂时的停限产并不能有效缓解塑化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卓创资讯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预计有320万吨的PP新装置投产, 除神华新疆45万吨/年的装置在近期投产外,大部分装置的投产集中在9月之后。而这,将给G20峰会后的塑料产业带来新一轮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