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商品期货早盘全线爆发,做多情绪飙升,迎来一波大涨行情。截止收盘,沪银、沪镍、棉花、PP、塑料、硅铁等6品种涨停,沪锡暴涨6.47%,橡胶涨5.37%,铁矿石涨4.04%,菜油涨3.95%,螺纹钢涨3.41%,沥青涨3.29%。沪铜、豆油、热卷、PVC、焦炭、甲醇、沪金等涨逾2%。中汉商品指数大涨2.18%,收盘646.17点,再创新高。
总结商品爆发的原因,一是英国脱欧,人民币被动贬值,相应的,国内商品价值中枢上移;二是美元加息预期扭转,市场甚至预期年内美国会降息;三是市场“猜想”——脱欧对英国、欧洲不利,但对中国在国际贸易合作以及国际地位等方面有利。
商品第二波行情已卷土重来。事实上,今年来的商品第二波行情已卷土重来。自5月末以来,国内大宗商品价格二次探底回升,截至7月1日,南华商品综指自低点反弹5.6%,其中能化指数、金属指数和农产品价格涨幅分别达到17.1%、15.9%和14.1%。
从当前来看,商品市场的第二波主升浪已经开启。目前主要工业品价格已经接近第一波高点,而农产品和能源价格已创出新高,目前期货市场商品正处于探索第二波机会的过程之中。
商品市场行情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市场能否感知中美第三库存周期运行中经济数据的企稳或改善,二是稳增长和供给侧改革力度以及国内外货币、汇率政策的协调。
7月份商品价格缓慢爬升的通道有望继续延续,但在第二波主升浪行情到来之前不排除出现反复的可能,在这过程中,美联储对于汇率的态 度和经济数据的意外波动是决定商品走势的关键。而在下半年真正进入中美共振期之后,由于商品反弹由供给端向需求端转移,原油及其产业链、有色、农产品将成 为商品行情的主力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