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农产品继昨天大跌后,今天扩大跌幅,玉米、淀粉大跌,双粕和油脂板块以及鸡蛋等重挫,白糖、棉花逆势上涨。有色金属午后走弱,黑色系持稳,化工双雄塑料、PP大涨。截至收盘,中汉商品期货综合指数报收590.03点,全日上涨2.93点,涨幅0.5%。
产区或现无糖可卖,农产品牛市糖王不缺席。期货市场上,国外糖价大涨的局面令业内人士直呼牛市来了。洲际交易所(ICE)11号原糖自今年2月19日以来,累计上涨53.3%。若从2015年8月21日算起,涨幅更高达85.34%,昨日收报每磅19.77美分,创两年多新高。
白糖多头底气在于全球减产,配额外进口已经进入盈亏线附近,后期进口预期下降,走私也跟随下降。同时全球异常天气,降低了全球食糖产量预期,加上农产品强势氛围。多头更多寄希望于随着原糖价格持续上涨,内外价差回归。同时配额外进口已经没有利润,难以进口。他们认为随着时间推移现有库存消化后,牛市周期将在价格上得以体现。
白糖后市较为乐观。虽然走私挤占了不少国产糖的消费空间,而今年夏季消费也迟迟未到,但这两个因素尚不能弥补供应端的减少,因为除了国内糖自 身减产外,常规进口降幅也比较大。今年原糖价格走势强劲,目前配额外进口已经出现较大幅度亏损,进口量可能只有380万吨,去年则是481万吨。而夏季推 迟仅仅是推迟,不可能一直维持这种凉爽多雨的天气状况。目前工业库存已经不多,后期天气炎热后销量始终还是会有个回升的过程,待本榨季结束后产区可能真的 会经历无糖可卖的窘况,所以糖价上涨的基础仍然比较牢固。
去库存顺利,国内棉价运行平稳。国储棉拍卖已持续进行了一个多月,但拍卖成交率和成交价格依然维持在高位,特别是成交率接近100%。去年的这个时候,他走访棉花下游企业,发现多家企业出现限产、停产和倒闭现象,企业负责人说得最多的话是“亏损的日子实在难熬”。而如今,当他再次摸底棉花下游企业的情况时,多家企业向他诉说难以采购到适用的棉花,订单多、原料少让企业少挣了不少钱。
当前纺织企业棉花原料库存普遍不足,由于加工利润不错,产品订单排队,特别是国内订单增长态势明显,纺织企业的采购需求仍在不断升温,但国内市场可流通的现货棉花数量太少了,需求企业当前主要依靠采购国储棉来满足生产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