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一个傍晚,位于青岛南部的董家口码头,海风呼啸,寒意逼人。经过1个半月的航行,一艘从巴西驶来的40万吨铁矿石大船缓缓靠岸。不一会儿,4台卸船机开始作业,将铁矿石一斗一斗放上输送带,缓缓运至堆场。
“去年靠泊中国的13艘40万吨大船,其中11艘靠泊在这里。2016年以来已经是第4艘了。”董家口矿石码头公司负责人杨风广指着正在作业的大船说,今年前3个月铁矿石外贸量(接卸量)较2015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
在推进供给侧改革、化解过剩产能背景下,以铁矿石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供需基本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中国证券报记者日前对青岛港铁矿石码头进行了实地调研。
青岛港铁矿外贸量大增
由于地理位置优越,靠泊条件好,堆场、物流优势明显,背靠良好的经济腹地,董家口几乎成了铁矿巨头大船入华的首选地。
离码头两三公里处,十多米高的抑尘墙内,便是一个个大的干散货堆场。输送带源源不断地将大船上的矿石运至堆场,然后通过水路或公路运到钢厂。
在一处堆场外,董家口矿石码头公司一位工作人员说,铁矿石价格忽高忽低,更多的是市场自身因素造成的,至少山东本地钢厂在青岛港的采购还没有出现突然暴增等异常变化。数据显示,3月7日,青岛港62%品位的铁矿石到岸价格跳涨19%,但随后几天又快速回落。
“去年底,青岛港矿石码头公司的铁矿石库存在900万吨左右,现在预计800万吨左右。”该工作人员说,钢材市场出现了阶段性盈利,钢厂生产的积极性较前几个月有所回升。
但青岛港的情况不具有普遍性。据记者了解,目前全国港口库存较年初有所上升,截至3月18日估计为9530万吨,而1月8日为9300万吨。
钢市预期有所改善
2016年以来,我国宏观层面各种利好政策不断,其中化解房地产库存政策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钢铁市场预期。
“目前的盈利状况是最近几年最好的。”青岛一位钢材贸易商人士告诉记者,2015年12月以来,国内钢价持续上涨,国内主要市场螺纹钢价格上涨幅度已达每吨500元左右,热轧卷板、中厚板价格涨幅达每吨600元至800元,国内多数钢厂已扭亏为盈。这也带动了上游铁矿石的采购。
去产能首先拿钢铁、煤炭行业作为切入点,意味着未来中国对铁矿石的需求将逐渐下降。不过,杨风广认为,尽管钢铁、煤炭行业面临去产能压力,但去产能并非一蹴而就,特别是山东地区除个别钢厂以外,多数钢厂生产比较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