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货 - 中汉指数 - 主力研究 - 正文

2016高波动原油与中国商品期货市场关系-兼论产油国为何不减产

来源:中汉指数 2016-02-29 09:27:4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受系统性风险冲击,春节长假期间,纽约原油期货价格触及近12年新低,最低探至26.05美元/桶。尽管随后在市场传言欧佩克组织可能同意减产以及美国石油钻井平台连续第八周下降的利多因素提振下,油价迎来报复性反弹,单日涨幅刷新7年来的记录,但周跌幅依然高达6.39%。春节后的第一周,冻产协议的预期促使国际油价上涨10.13%,展望后市,虽然原油需求端依然乏善可陈,但供给端受减产预期支撑,油价跌势料趋缓,并转入振荡模式。

有喜有忧,原油下行压力减缓

春节期间,美联储主席在国会发表证词时透露出偏鸽派的言论,不仅承认全球经济下滑以及股市深跌给货币紧缩步伐带来的束缚感,而且重申了加息路径将依据经济数据的观点,给出只会支持渐进式升息的前瞻指引,甚至提供研究负利率的言论。这无疑打破了此前市场憧憬美元连续加息的预期,导致美元指数出现急跌,并在技术面上跌破此前维持的上升趋势,形成较大的负面冲击,也令原油期价再度下行的压力骤减。

与此同时,已逼近成本线的油价使得产油大国减产意愿有所增强,春节过后,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部分成员国沙特、卡塔尔、委内瑞拉等与非欧佩克组织的俄罗斯在多哈举行的闭门“石油会议”,商讨联合减产。

两方面交织叠加的短期利好使得国际原油出现报复性反弹,曾一度刷出7年来最大单日涨幅,并连续两个交易日简洁轻快地翻上30美元/桶。CFTC数据显示,2月15日,投机多头数量已经创下去年6月以来高点。

不过,多哈闭门会议结束后,四国同意将原油产量冻结在今年1月11日水平,同时,沙特还希望未参加此次会议的国家能够加入冻结产能的决议,俄罗斯则希望所有OPEC国家都加入冻结产能的决议当中。尽管如此,市场还是看到目前主要产油国达成的协议仅仅是冻结产量,即不再增加产能,而没有实实在在地减产。因此,会议结束之后,WTI和布伦特原油期货均迅速做出反应,纷纷回吐了大部分反弹涨幅。

然而短短一日,形势似乎就出现了转机,国际油价发生反弹。伊朗石油部长赞内加和伊拉克、卡塔尔以及委内瑞拉石油部长之间进行了持续近三小时的会谈。赞内加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支持多哈会议提议的冻结原油产能,但并未指明是否会加入。他的讲话推动国际油价小幅下探后急剧反弹,日涨幅高达7.93%。

国内大宗商品脱敏效果显现

截至今年2月25日,整个中国商品市场上涨全收益为3.38%,表现远远好于股票市场沪深300的-22%。充分显示商品在应对通胀及危机的有效性,以及与股票市场的低相关性。2月份涨幅前5名的指数为:

近期国际油价单日剧烈,对国内商品价格的影响明显降低,国内大宗商品也在更多展示其基本面主导的属性。无论是春节前还是春节后,跟国际油价密切相关的大宗商品都没有跟随国外的波动上窜下跳,更多的是在底部区间徘徊(表一),并有所上升。如:2月3日,纽约原油暴涨10.23%,中汉煤炭、能化、有色金属、农产品指数都只是温和上升,涨幅最大的中汉有色指数上涨1.48%,而中汉农产品指数仅有0.12%的微小上涨。2月17日,纽约原油暴涨7.93%,国内仅有中汉有色金属指数小涨0.03%,其它的中汉煤炭、能化、农产品指数都是下跌。2月24日,纽约原油再度急升5.94%,国内中汉煤炭指数上涨1.08%,中汉能化指数上涨0.45%,中汉有色金属指数下跌0.91%,中汉农产品指数下跌-0.75%,国际原油急涨急跌对国内商品市场影响逐渐减弱。

表一:国外原油与国内主要大宗商品日涨跌幅度比较

原油的价格是受一系列极为复杂的国际政治及经济因素影响,已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原油供求基本面,受短期投机力量支配,在2016年1月到2月呈现出极高的波动性。因此,在高波动性环境下切勿使用高杠杆盲目参与原油炒作,注意减小对原油的风险敞口,降低杠杆,或者对冲原油价格风险。 

幸运的是国内商品并未受到原油波动太大的冲击。国内大宗商品在长达4年下跌后,呈现出一定的底部特征,中国应该尽快建立和健全原油期货品种,以中国市场的供需形成适合国内的原油价格,减小世界原油价格波动给中国带来的风险。

产油国为何不愿意减产 

大家熟悉的供需平衡观念是当价格下跌时,供求减少。但为何原油产量与此相悖呢?主要是产油国,例如中东国家,其国民收入主要来源是石油。每年这些国家开发一定量石油到国际市场上交换本国所需物资及资金。当原油价格暴跌时,这些国家不得不开采出更多的石油,否则不足以换回足够的物资及资金。这形成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越是石油价格下跌,开采的原油产量越大。此外,中东沙特与也门的武装冲突,叙利亚的战争,俄罗斯打击ISIS等都恶化了中东及俄罗斯的经济环境,加剧原油危机。

原油的减产预期不断增强

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自2015年以来,国际油价不断走低令许多产油国财政收入锐减,赤字严重增加。比如,委内瑞拉、尼日利亚等国更是出现政府破产现象,其他一些严重依赖原油出口的能源大国(俄罗斯)也陷入经济萎缩和货币大幅贬值的厄境。为此,部分产油国开始打算联合起来共同削减原油产能,减少原油产出来提振油价走势。尽管目前以沙特为首的欧佩克原油组织仍维持不减产的政策,但随着低油价持续存在,未来欧佩克核心产油国可能会受外部因素影响而达成减产的共识。欧佩克成员国伊拉克近期表示,伊拉克已做好准备将产量将限制在目前水平,如其他产油国愿意执行冻结产能协议,或进一步减产。

低油价或是必然,政府补贴新能源是一种长期能源对冲

即使这场石油战现在画上句号,全球原油价格也难以很快反弹,原油价格难以回到高价时代。

一是油页岩新技术的开发不仅增加了全球原油的市场供应,而且新技术的运用提升了这一市场的竞争强度。这足以打破OPEC的市场垄断地位,OEPC难以掌控全球油价的主导权。

二是吃石油老本的时代也许已经过去了,但这对海湾产油国未必是坏事。产业转型、结构优化乃至国家体制的转型,将考验产油国的政治智慧。值得一提的是,也许这将深刻改变中东地区的战略生态,和美欧俄大国在此地区的博弈。

三是新玩家大大改变原有市场格局,1月21日,一首美国油轮抵达欧洲,在法国马赛市附近港口卸货,这是美国在40年来禁止石油出口的禁令解除后首次出口石油。1月刚刚重新恢复石油出口的伊朗也会大大增加世界石油市场供应压力,在2012年因为核试验遭到国际社会制裁之前,伊朗一直都是OPEC的第二大石油出口国。

四是这场石油战的后果导致全球原油库存量提升,市场过剩严重。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美国1月份的原油库存量为5亿桶,中国也趁原油价格低迷增加石油储量。据彭博社消息,未来6个月全球将有超过3.6亿桶的原油及成品油进入库存。即使所有产油国减产,消化市场库存也需要时间,短期内原油价格难以达到产油国预期。

五是全球市场的基本面依然不景气。全球市场需求萎靡,原油价格也难以逆势而起。

当然,伴随着生态文明理念成为共识,节能减排也有了全球性的法定约束。原油暴跌沉重打击了新能源的发展。长远来看,化石燃料的消费都是也不可持续,清洁能源必须发展。伴随着新技术开发,多重因素之下,原油价格或有反复,政府应该在此刻担当起培养新能源的重任,可以考虑用原油下跌带来的利润补贴新型清洁能源的发展,这也是一种长远的能源对冲。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