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副主席姜洋25日在第三届风险管理与农业发展研讨会上表示,证监会将继续加强农产品期货市场建设,多途径支持农业市场化改革,更好服务现代农业发展。
姜洋说,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资本市场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
一是坚持放松事前管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资本市场监管转型实现良好开局。在放开前端的同时,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优化完善案件调查与审理环节相对分离、分工制约的查审分离机制,明确沪深证券交易所的受托执法职能,全面推进我会派出机构行使行政处罚权,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二是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抓住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这项“牛鼻子”工程,在反复研究论证的基础上,明确了市场主导、责任到位、披露为本、预期明确、监管有力的改革目标,起草了注册制改革方案并已上报国务院。同时,大力推进创业板市场改革,放宽准入标准,建立再融资制度;将“新三板”试点扩大到全国,推出做市转让方式;推动完善企业兼并重组政策环境,修订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规则,建立非上市公众公司并购重组机制等。这些改革措施,为实体经济特别是广大中小微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做大做强提供了有力支持。2014年,共有94家企业首发上市,融资471亿元;609家次上市公司进行再融资,融资6778亿元;“新三板”新增挂牌公司1216家,融资132亿元。此外,还出台了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退市制度的意见,推进上市公司退市的市场化、法治化和常态化。
三是围绕实体经济投融资和风险管理需求,资本市场业务、产品和机制创新迈上新台阶。扎实推进国际化原油期货市场建设,研发期权等新交易工具,目前国务院已批复同意上市原油期货、上证50ETF期权和10年期国债期货。这些新产品、新工具将相继推出,对于强化市场风险管理功能、维护我国能源安全和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具有重要意义。2014年成功上市6个期货品种,目前我国上市期货品种已达46个。出台了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公布了私募投资基金监管办法。同时,先后颁布实施了支持证券经营机构、证券投资基金行业和期货经营机构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创新发展的总体原则、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
四是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实现突破性进展。在我国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实现可兑换的情况下,通过平稳启动“沪港通”试点,开创了操作便利、风险可控的跨境证券投资新模式,截至2014年底,累计成交1881亿元人民币。取消境内企业境外上市申请的财务审核,2014年境外上市融资364亿美元,同比增长109%。推动RQFII总额度增加到8200亿元人民币,试点范围扩大至法国、韩国、德国等地,促进了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在上海自贸区内设立了面对海内外投资者进行原油期货交易的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总的看,我国资本市场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管理风险的能力持续提升,为增强我国经济金融的国际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