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领先物价数据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19-04-15 11:24:2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毫无疑问,年初至今商品市场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是超预期的。而随着商品走势发生变化,市场对物价走势的看法也在不断调整。

2018年底2019年初,物价通缩尤其是工业品通缩的苗头一度成为市场热议的话题。

从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走势上看,2018年PPI呈倒N型走势,第一季度和第三、四季度分别经历了一轮下行过程,特别是后一轮下行持续较久且较为明显。同比来看,2018年6月PPI同比涨幅创出全年高点4.7%,随后持续收窄,11月降至3%以内,12月直接降到了1%以内,2019年1月进一步降至0.1%,创了2016年10月份以来的新低。环比来看,从2018年10月开始,PPI环比涨幅持续收窄,11月环比涨幅转负,12月PPI环比下降1%,环比降幅达到2015年2月以来最大,此后PPI在2019年1月、2月均保持环比下降的势头。

从2018年三季度到四季度,市场对物价走势的看法经历了一次较明显的转换。海通证券宏观团队在2018年底发布的一份研报指出,回顾2018年,市场对经济增长的看法一整年的变化都不大,但通胀预期发生了巨大变化,一直到2018年三季度末,市场仍在担心通胀,到了2018年四季度,通胀预期突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通缩预期。当时有不少机构认为,2019年通缩风险远大于通胀风险。

2019年一季度,市场对物价走势的看法再次迎来切换。在猪价、油价共振,叠加部分工业品涨价影响下,3月以来市场上通胀预期重新抬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PPI上涨双双加快,CPI同比上涨2.3%,重返“2”时代,PPI环比终结了4个月的负增长,当月上涨0.1%。机构指出,3月物价上涨仍较为温和,但上行趋势基本得到确认,2月数据可能成为全年低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场通胀预期反复变化的背后,商品价格走势成为关键推手。

2018年底通缩预期抬头,恰恰发生在商品市场遭遇大幅下跌之后。2018年11月,商品市场出现了明显调整,当月南华商品指数下跌8.08%,南华工业品指数跌8.9%,均是2018年跌幅最大的一个月。面对商品大幅跌价,机构从2018年11月底开始提示通缩风险,到2018年12月“通缩”已成为机构研报的高频词汇。

2019年一季度通胀预期重新抬头,则发生在商品市场上涨趋势逐渐确立之后。从2018年12月开始,南华商品指数、工业品指数均连续三个月反弹,其中2019年1月分别大涨6.82%和7.66%,机构研报从2月开始转而关注通胀苗头。

再结合物价数据走势,不难发现,商品指数的走势不光引起了市场通胀预期的变化,而且对物价数据的走势体现出较强的预见性。无论是2018年四季度,还是2019年一季度,商品指数的拐点都要领先于物价数据的拐点。

“发现价格和反映预期是期货的天然职能。”资深期货市场观察人士王先生告诉记者,商品期货价格波动引起通胀预期和物价数据变化正是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突出表现。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