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货 - 期货视点 - 正文

【期货简史】巴林银行破产事件:“魔鬼交易员”是如何整垮“女王银行”的?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期货简史】巴林银行破产事件:“魔鬼交易员”是如何整垮“女王银行”的?)

1995年2月17日,英国巴林银行宣告破产。

这则爆炸性消息传出后,立即在金融界掀起波澜,伦敦股市出现暴跌,纽约道·琼斯指数下降了29个百分点。

人们纷纷表示不解,享誉世界的巴林银行,为何一夜之间沦落至此?

这一切需要从一个28岁的毛头小子尼克·李森说起。

  女王银行

成立于1762年的巴林银行是世界上第一家商业银行,在业界声名显赫,掌控着全球范围内270多亿英镑资产,客户非富即贵。

巴林银行在19世纪初曾借钱给美国从法国手中购买了路易斯安纳州,后来巴林银行收获了一位忠实的客户——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因而获得“女王银行”的称号。由于为英国皇室理财贡献突出,巴林银行身后的巴林家族先后获得过五个世袭爵位,世界范围内独此一份。

巴林家族在鼎盛时,甚至被法国首相称为仅次于英国、法国、俄国、奥地利、普鲁士的欧洲第六强权。

1995年2月24日清晨,巴林银行总裁彼得·格林早早来到位于伦敦金融城的总部办公室,以便处理日本、新加坡等远东地区的业务。

这一天本是彼得·格林向员工公布年度分红的大喜日子,他本人也希望拿到100万英镑分红作为退休礼物,但一通急促的电话声搅乱了原本美好的一切。

电话那头投资业务主管急切地报告,新加坡分行的尼克·李森突然失踪,审计人员还发现李森负责的期货交易出现了天文数字般的巨额亏损!  

  春风得意

尼克·李森是谁?

李森是英国一位泥瓦匠的儿子,没有上过大学。1985年,十八岁的他找到了一份枯燥的工作。

两年后,有位朋友告诉李森,摩根斯坦利银行需要人手,李森抓住机会前往应聘并顺利获得这份工作。

在摩根斯坦利,李森负责的是期货与期权部门的清算工作。但他一直想成为交易大厅中的交易员,为银行赚取利润的同时还能获取丰厚的佣金,然而一直未能如愿。

1989年6月的一天,李森毅然辞职。当晚,李森就前往了巴林银行的办公室,和负责人交谈半小时后获得了一份新工作。

在巴林银行,李森依旧在期货与期权部门做清算工作。九个月后李森争取到了前往印尼工作的机会。

此时巴林银行在雅加达的业务十分混乱,大量的票证被随意堆放在地下室,亏空高达惊人的一亿英镑。李森凭借过人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过往工作经验,很快将票证处理得井井有条,成功为巴林银行消除一亿英镑的负债。这一工作成果使其被视为期货与期权结算方面的专家,并获得了公司管理层的认可。

1991年,巴林银行发起了一次环球考察,以寻找新的投资机会,李森全程参与其中。下半年,巴林银行决定在新加坡成立分行,李森顺理成章成为期货与期权交易部门的经理。总部出于节约人员成本考虑,李森同时兼任清算业务负责人。

本应相互制约、管控风险的两个部门,如今被李森一个人掌握,这无疑为日后的暴雷埋下隐患。

日后李森回忆当时的感受时说:“我感觉我站到了‘人生阶梯’的高处。”

来到新加坡后,李森没有辜负银行高层的期望,为巴林银行赚取了丰厚的收益。1994年9月,李森代表巴林银行获得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最高奖励,由时任新加坡总理的李光耀亲自颁发。

然而,光芒万丈的背后实则一地鸡毛。

  “88888”错误账户

90年代,期货交易是在期货交易所的交易大厅现场进行的,买入卖出交易指令需要交易员用吼叫、打手势、递纸条这些原始方式给出,交易大厅如同战场般混乱不堪,交易难免会出现失误。

有些无法挽回损失的失误会被计入一个“错误账户”中向总部报告,等行情合适时再做处理。巴林银行原有一个 “99905”的“错误账户”就是专门处理这些失误的。

1992年夏天,巴林银行伦敦总部发现新加坡分行失误很多,于是给李森打了一个电话,要求另设立一个“错误帐户”,记录较小的错误并由新加坡分行自行处理,免得麻烦伦敦总部。

于是李森立马开设了一个新的错误账户,并选择了吉祥数字“88888”作为账号。

几周后伦敦总部又打来电话,告知新加坡分行还是按老规矩办事,所有错误记录仍纳入“99905”帐户并直接向伦敦总部报告。

“88888”错误帐户就此被搁置不用,但依然存在电脑之中,成为字面意义上的“错误账户”。

  明星交易员

1992年7月,李森手下一名交易员看错李森的交易指令手势,误将客户买进日经225指数期货合约的指令看成卖出。当晚清算时,李森发现这个失误造成了2万英镑损失。

为避免这名交易员被开除,也不想增加自己履历中的污点,李森并未将失误记入“99905”账户,而是记到了“88888”账户中,并使用巴林银行自有资金买入40手日经指数合约。

我们都知道期货是杠杆交易,风险极大,巴林银行此前都是代理客户交易,资金由客户提供,风险也由客户承担,禁止亲自下场交易。

李森将风险第一次引入了巴林银行,这成为了其迈向“魔鬼交易员”的第一步。

不久后,李森另一个关系不错的同事犯下更为夸张的错误,误将李森示意卖出100手期货合约全部买进,造成高达800万英镑的损失,为了保住饭碗,李森故技重施用“88888”账户隐瞒了亏损。

此后,类似的失误都被记入“88888”账户,但损失的金额越积越多,如何应付公司内部审计以及新加坡证券交易所要求追加的保证金,成为李森每天最为头痛的事情。在损失金额较少时,李森将自己的工资奖金转入账户以弥补亏空。

被称为神奇小子的李森颇受幸运女神眷顾,到了1993年底,由于日经指数的稳定增长,李森的后续交易都取得不错收益,不仅将“88888”账户数百万英镑亏损扭亏为盈,甚至还创造了巨额利润,一人贡献了当年巴林银行10%的净收入。

因为赚钱能力首屈一指,李森摇身一变成为了明星交易员,十分受银行高层器重。

  魔鬼交易员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李森曾发誓不再启用“88888”账户,但为了争取一位大客户再一次踏入深渊。

李森向客户提供一个不可能的期货报价,以至于一天之内损失170万英镑,为了隐藏损失,他迫不得已再次启用了“88888”账户。

然而这次幸运女神不再眷顾他。

李森造成如此大额损失,急于弥补账户亏空,失去了以往敏锐的市场嗅觉,“88888”账户的亏损如滚雪球般不断扩大,1994年初这个数字是2000万英镑,到了7月份这个数字就达到了5000万英镑。

总部派出审计员对新加坡业务进行审计核查,李森利用剪刀、胶水和打印机伪造了一份花旗银行5000万英镑的存款,蒙混过了审计。审计员曾提出建议不要让李森身兼两职,不过总部并未给予足够重视。

时间来到1994年12月,“88888”账户的亏空已到达惊人的1.6亿英镑,讽刺的是,李森此时正受邀向世界各地巴林银行职员介绍期货交易经验,银行上上下下正兴奋地讨论来年高达1亿英镑的分红。

巴林银行的分红制度极为慷慨,会拿出每年一半的净利润发放给员工,分红的多少直接和部门及个人的业务表现挂钩。

根据分红计划,李森本人依靠虚假的业绩将获得45万英镑分红,李森的主管领导也在虚假繁荣下获益匪浅,分红金额达到88万英镑,数额直逼银行总裁彼得·巴林的分红。

  最后的疯狂

为了填补亏空,李森豪赌般地进行了大量反转跨式套利(reverse straddle)交易期权,这种交易策略在市场行情平稳时可以赚取期权权利金,但如果行情波动剧烈,就要承受极大损失。

巴林银行反转跨式套利交易策略损益图

反转跨式套利交易策略特点是,不用预测基础资产(日经225指数)的未来走势,而是预测未来变化趋势是否稳定。

简单来说,只要日经指数徘徊在AB两点之间(18000到20500点之间),李森便会盈利,在两点之外就会亏损。李森笃定日本股市风平浪静,使用该策略一定会盈利。

然而事与愿违,1995年1月17日,日本神户发生7.2级大地震。地震不止震垮了成千上万的房屋,也震垮了日本股市,几天时间内日经指数下跌超过1500点,李森再度亏空6800万英镑。

李森此时彻底失去了理智,为了反败为胜,再次大量补仓日经指数期货合约和利率期货合约。

过大的持仓量,经不起一点风吹草动,日经指数每跌落一个点位,李森就要损失两百多万美元。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李森疯狂的交易行为传遍新加坡和日本的期货市场,巴林银行总部竟对此一无所知,竟然还在1995年初向新加坡分行汇去了8.9亿美元用于缴纳期货交易保证金。

2月23日,日经指数下跌了350点。李森却买进了市场中所有的合约,到收市时,李森总共持有61039份日经指数期货的多头合约和26000份日本政府债券期货的空头合约,而市场走势和他的操作完全相反,李森带来的损失高达惊人的8.6亿英镑,这是巴林银行全部资本及储备金的1.2倍。

此时,融资渠道已用尽,天文数字般的亏损无法挽回,巴林银行的末日即将到来。

李森预感到闯下了弥天大祸,出于求生的本能,用传真给伦敦总部发了一封辞职信,就匆忙携妻子畏罪潜逃。一周后,李森在德国被捕,最终由新加坡判处6年半有期徒刑。

  尾声

巴林银行破产之前,管理层曾试图乞求英格兰银行出手挽救,然而这时损失已高达14亿美元,并且随着日经指数继续下跌,亏损还将进一步扩大,各方金融机构竟无一敢出手相救。

1995年2月27日,辉煌了233年的巴林银行,无可奈何地宣布破产,随后被荷兰国际集团以1英镑的象征性价格收购。

巴林银行的破产事件中,我们看见李森个人的贪婪与疯狂,尤其是在具有杠杆且风险极高的期货市场,李森的所作所为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与后果。

但巴林银行破产的责任不能单纯归咎于李森个人。

早在1994年8月,一份关于新加坡分行的内部审计报告中提到,分行管理体制存在重大风险,李森一个人就可以使风控体系失效。巴林银行却毫无作为,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改变这一局面。

李森也曾为自己辩解,巴林银行规章制度和风险管理一塌糊涂,倒闭其实是迟早问题,他的所作所为以及日本神户大地震不过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他说:“有一群人本来可以揭穿并阻止我的把戏,但他们没有这么做。”

在近30年后的今天回顾这段往事,人们不禁扼腕叹息:如果巴林银行能加强风控监管体系、将李森一人独揽的交易与结算权利分开,李森个人严守规范、合规合法进行期货交易,巴林银行是否就能逃过破产的命运、延续其233年的辉煌呢?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巴林银行就此成为令后人唏嘘的期货发展史的注脚。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