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缓和 对农产品板块影响如何?

来源:中信期货 作者:陈静 2018-12-04 09:39:1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中美贸易战缓和 对农产品板块影响如何?)

报告摘要

根据周末阿根廷举办的G20峰会消息,目前中美贸易战出现明显缓和迹象。截止目前,会议信息面较为明确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三点:

对2000亿美元维持10%

对2670亿美元暂不加征

未来仍存不确定性

就目前情况而言,中美贸易战目前所出现的缓和现象,对农产品(行情000061,诊股)板块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就每个品种逐一为投资者进行了解析,以下为主要品种的观点,仅供参考:

豆类:令市场情绪短期偏空,长期上方阻力大

油脂:短期利空豆油,进而压制整体油脂

棉花:利于短期筑底,料棉价长期重心上移

玉米:预计短期利空,中长期影响有限

生猪:料美国猪肉进口增加,但幅度较为有限

:无实质影响,糖价仍遵循生产周期规律

引言:

根据周末阿根廷举办的G20峰会消息,目前中美贸易战出现明显缓和迹象。截止目前,会议信息面较为明确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三点:

(1)对2000亿美元维持10%。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美国政府对中国2000亿产品征收10%的加征关税原定在明年1月1号提高到25%,现在已经决定明年1月1号仍然维持在10%。

(2)对2670亿美元暂不加征。双方决定不在对新的产品加征新的关税,对于现在仍然加征的关税,双方朝着取消的方向,加紧谈判,达成协议。

(3)未来仍存不确定性。未来关于已有关税,中美双方将朝取消方向来进行,但仍需90天谈判,后期仍存不确定,最近事件关注刘鹤月中访美动态。

那么,就目前来看,中美贸易战目前所出现的缓和现象,对农产品板块产生怎样的影响?下文将就每个品种逐一为投资者进行解析。

一、豆类:令市场情绪短期偏空,长期上方阻力大

豆类:令国内短期市场情绪偏空。(1)首先,本次中美领导人会晤达成贸易战暂时不进一步升级的重要共识,中国表示立即进口大量的美国农产品,但并未说明进口的具体品种、数量和时间,如果进口大量美豆,国内关税如何征收目前也未出台相关政策,近期需重点关注大豆进口相关政策的动态,及国有大型粮油企业的采购动向。(2)根据前期推算,在中美贸易战持续的背景下,国内1-3月的大豆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如果12月中下旬中国开始采购美西大豆,美西大豆运至中国大概需要20多天,则进口美豆最快在1月中下旬到达中国,这样可以缓解2月及之后国内大豆供给偏紧的预期。(3)本次中美领导人的会晤给市场传达贸易和解有较高预期的信息,预计短期市场情绪将会偏空,但前期市场已经反映部分利空情绪,预计短期内豆类价格下跌空间有限。另外,如果后期中国采购美豆正常化,则美豆价格将会上涨,而全球大豆的定价中心仍在美豆,这对国内豆类价格也将形成一定支撑。

长期上看,基本面因素均利空豆类。(1)如果后期中国采购美豆正常化,中国采购美豆的数量仍然取决于国内的需求、南北美大豆的性价比,3月之后将进入南美豆的出口高峰期,后期留给美豆出口的窗口期已经不多,且南美豆的丰产预期也将限制美豆的反弹空间;(2)国内方面,目前非洲猪瘟疫情仍在蔓延,后期国内生猪养殖规模预计将会减小,且国内开始推行添加低蛋白的饲料标准,这些因素从长期看均利空豆类消费。因此,从长期看,在南美豆丰产、国内蛋白粕需求下降的背景下,预计美豆的上涨空间比较有限。

二、油脂:短期利空豆油,进而压制整体油脂

短期上看,(1)中美贸易战关乎美国大豆进口量,因此对棕榈油影响较小,对豆油影响较大。(2)本次中美领导人会晤达成贸易战暂时不进一步升级的重要共识,但具体关税征收政策未出台,短期大豆供应相对充足,且豆油库存处于历史高位,对豆油价格影响偏空。(3)油脂价格已经处于历史低位,预计下跌空间有限。

长期上看,如果后期中美贸易正常化,中国开始恢复美国大豆采购,加上南美大豆丰产预期及3月集中上市,中国大豆进口压力增加,豆油库存居高不下,施压豆类市场,预计中长期油脂市场反弹空间受限,低位区间震荡为主。

风险因素上,若90天内未达成协议,贸易争端再起,刺激油脂价格上涨;原油价格大幅上涨,带动油脂价格上涨。

三、棉花:利于短期筑底,料棉价长期重心上移

短期上,预计棉花阶段性底部出现,预计郑棉短期震荡偏强走势。主因贸易战缓解,之前纺织服装出口悲观情绪有所缓解。中长期上看,棉花价格重心上移,主因中国棉花储备减少,库消比降低。

风险因素上,贸易争端前景长期上仍存不确定性。

四、玉米:预计短期利空,中长期影响有限

短期看对国内玉米影响整体偏空。主要包括三方面:(1)玉米进口量增加。此次关税停止加征后,进口美玉米重新打开利润空间,进口量预增。(2)是替代谷物量进口量预增。7月6日中美互相加征关税后,高粱等替代谷物进口量下降,此次贸易战和解后替代谷物进口量有望恢复。

中长期看,替代谷物进口量增幅有限。(1)目前我国玉米进口仍采用配额制,2019年玉米配额总量为720万吨,中美贸易战之前,2017年我国玉米进口仅280万吨左右,进口量占消费比例较小。(2)高粱进口量,2018年1-9月我国高粱进口量360万吨,2017年1-9月高粱进口量420万吨,若关税调整恢复贸易战之前,高粱进口量增幅或有限。

综上,中长期看,贸易战缓和对国内玉米供应增量有限,玉米期价依旧由国内供需结构决定,我们依旧维持年度策略报告观点,新年度玉米价格重心或继续上移。

风险因素上,主要关注贸易战前景、非洲猪瘟疫情前景。

五、生猪:料美国猪肉进口增加,但幅度较为有限

中美贸易关系改善及未来可能的增加进口美国猪肉,对国内生猪及猪肉市场影响偏小。理由主要从美国猪肉供应和国内进口政策及意愿两方面分析。

一方面,美国供应能力的限制,决定了增加进口量不会短期明显冲击国内生猪及猪肉市场。2017年美国年猪肉产量1161万吨,出口猪肉255万吨,出口量占产量比为22%,这一比值近年来相对稳定,在猪肉产量短期较难提升的情况下,短期猪肉出口量难以明显上涨,这使得出口总量限制在一定体量之下。在出口对象方面,出口中国16.5万吨,占出口总量6.47%,这一数值相对偏小,可提升空间较大。在中美贸易改善乐观情况下,预估美国猪肉出口占产量比例提升至25%,出口中国占比提升至15%,年出口中国猪肉量为45万吨左右。预估较2017年进口量增加28.5万吨,增加量相较于国内猪肉5481万吨消费体量而言,影响较小。

另一方面,国内进口政策及意愿来看,国内猪肉供应量较为充足,难以大量进口国外猪肉。以2017年数据来看,2017年中国猪肉消费量5481万吨,进口猪肉总量162万吨,占比仅为2.96%,预计该数值难以明显大幅提升。在进口来源国层面,进口来源美国猪肉量占比仅为10%,该数值有一定提升空间。在中美贸易改善乐观情况下,假定进口总量占消费总量比提升至5%,进口来源美国猪肉量占比提升至20%,预估进口美国猪肉量为55万吨。综合考虑美国供应能力和国内进口政策及意愿等因素,在中美贸易改善乐观的情况下,预计每年最多增加进口美国猪肉产量30万吨左右,该数值相较国内猪肉消费总量偏小,难以明显影响国内生猪及猪肉市场。

六、白糖:无实质影响,糖价仍遵循生产周期规律

白糖无影响,主要因素:1.中国主要进口食糖来源国为巴西、泰国、危地马拉等国家,不从美国进口食糖,上次美国加增关税,也对食糖无影响。2.中国食糖出口量很小(约10万吨左右),且出口目的地也主要为非美国家。综上,中美贸易战缓和,对食糖本身无实质性影响,但可能受整体宏观短期偏暖影响,郑糖短期或有偏强运行可能。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